6月20日,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站前10標項目部慈溪制梁場順利通過國家審查認證。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40米箱梁生產基地,這一認證的通過,不僅標志著正式踏入批量化生產的快車道,更為通甬高鐵今年9月開啟架梁施工筑牢根基,讓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項目建設的節奏驟然提速。
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慈溪制梁場坐落于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占地約20.99萬平方米(315畝),場地堪比300余個標準足球場,承擔慈溪特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淺灘區引橋總計1024孔雙線簡支箱梁的預制與架設任務,是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全線生產簡支梁梁型最為豐富的梁場。待梁場全面投產后,這些精心預制的箱梁將如同精準契合的積木,有序串聯,構筑起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堅實的鋼鐵脊梁,為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安全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生產許可認證堪稱預制梁大規模生產的“入場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順利拿下這張“通行證”,項目部早做籌謀、周密部署,專門成立現場核查組、內業梳理組、后勤保障組等專項工作組,運用清單化管理手段,明確責任到人、落實時間節點。審查組嚴格依照《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對工藝流程、生產場所、設備配置、人員資質等多個關鍵維度展開全方位“體檢”。最終,審查組一致認定慈溪制梁場生產能力達標、產品質量可靠,完全具備批量生產資質,順利通過實地核查。
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利用智能化裝備、AI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打造“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生態綠色化”的新型梁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持續創新工裝工藝,著力加強信息化建設,以生產工序流程為主線,建立三維數字化工廠,打通預制場所有信息孤島,實現所有數據在鐵路信息化管理平臺上的可視化,全力推進自建系統和鐵科平臺的全面接入,實現一體化指揮調度及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作為我國 “八縱八橫” 高鐵網沿海通道的關鍵一環,新建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全長30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沿線設10座車站。建成通車后,它將與鹽通、京滬、滬昆等多條高鐵線路緊密相連,對完善長三角區域路網布局、提升民眾出行便捷度、加速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意義深遠,助力“軌道上的長三角” 宏偉藍圖加速變為現實。(作者:龐云浩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