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集團公司參建的包銀鐵路惠銀段開通運營。包銀鐵路惠銀段開通后,與銀西高鐵、銀蘭高鐵實現大連通,石嘴山市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經過數以千計鐵路建設者們五年奮戰,這條呼嘯而過的高鐵巨龍終于通車,承載著寧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希望與憧憬。
由集團公司承建的包銀鐵路惠銀段站前一標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境內,線路全長40.628公里,包括特大橋1座,路基1.6公里,涵洞3座,箱形橋1座,站場1座,梁場1處(含626孔簡支箱梁制架任務)。全線重點控制工程——寧夏境內最長橋梁石嘴山特大橋,全長39.03公里,有3.5公里穿越星海湖國家濕地公園段,涉及114個水中墩施工,需在星海湖中搭建2.861公里的施工棧橋,距岸較近采取直接引入到橋墩,距岸較遠順橋連續搭設。線路所在地處寧夏石嘴山市,冬期氣溫零度以下,水中施工結構在冬期局部結冰,在春季會出現冰凌,水中施工安全風險、難度極大。
為加快項目建設,早日讓石嘴山市人民群眾享受高鐵便利,建設者在各個工程結構物建設中全力打造品質工程示范線,從工裝入手,建立成套機械化施工體系,提高工作效率;從技術入手,集中開展工藝革新攻關,利于現場應用;從管理入手打造項目施工建設新模式,實現了項目建設從管理理念到生產實踐的全面改進提升。
自項目進場至今,多次榮獲全線“一體化考核”第一名等榮譽,項目建設進度遙遙領先:全線首家完成項目臨建;全線首家通過拌合站驗收;全線首家完成紅線清點征地及便道填筑;全線首家完成下部結構工程;惠農制梁場全線首家通過認證;全線首榀箱梁預制、架設完成;全線首家完成全部箱梁預制、架設任務等。項目建設質效并舉、同步推進,不斷擦亮企業鐵路工程建設招牌。
重點工程施工標準化
在重點工程建設中,始終堅持樣板引路、標準先行,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加強過程的質量控制,堅持標準化施工,在全線起到示范引領作用。項目部根據現場施工劃分6類重點安全風險源,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包保責任人,全面管控安全風險。嚴格執行交通導改實施方案,設置交通警示牌等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照公路養護作業控制區布設,專人負責維管,保障通行安全。項目部嚴格按照六步報檢法,對連續梁鋼筋綁扎、預應力網片定位,預應力管道布設、綜合接地、預埋件等進行檢查驗收,混凝土按分區分倉方式澆筑,安排技術人員全程盯控,確保振搗密實,提高二次收面質量。澆筑后,連續梁頂板和底板采用蓄水養護,箱梁腹板和頂板底部采用自動噴淋進行養護,確保工程一次成優。
數智賦能精細化
項目部圍繞施工管理過程,成立信息管控中心,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信息技術與現場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致力打造“智慧包銀”。通過運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施工管理中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技術管理,從而助力保證總體建設目標的實現。信息管控中心包含6個模塊,實現22項功能。
提質創效工藝創新化
在跨包蘭鐵路(48+80+48)米轉體連續梁合龍段施工時,項目實現跨既有線連續梁合龍段,滑移吊架施工技術突破,加工了一套可滑移的施工吊架,取得了顯著效果。連續梁標準段施工完成后,合龍段施工前,將整個吊架體系附著梁面上,通過精軋鋼懸吊系統,將下部施工荷載全部轉移至梁面上,滑行到位后進行中跨合龍施工。兩項關鍵創新性技術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在不影響通車運營情況下實現了跨既有線中跨合龍段快速施工,同時減少掛籃設備、勞務人員、管理人員投入,提高了效率,節約工期53天,成功解決了上跨既有線施工周期長、天窗點不足、安全防護不到位等技術難點,響應了各方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要求,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影響小,實現了節能減排降噪的目標。
包銀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后,寧夏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速通道將全部打開,進一步滿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為呼包鄂經濟區、寧夏沿黃經濟區、蘭白經濟區聯動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供稿:六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