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時指出,要建設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推進新時代民用機場高質量發展和民航強國建設。民航局先后出臺了《推動民航數字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行動方案》《智慧民航建設路線圖》《智慧民航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關于落實數字中國建設總體部署加快推動智慧民航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制度辦法。
國家的各項政策與民航業發展要求更加表明,智慧機場建設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民航“十四五”時期,以智慧化為機場賦能,以品質工程為主導,以“四型機場”建設為引領,堅持科技創新,實現信息化到數字化,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轉型升級,推動新時代民航機場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鐵北京局作為全國機場建設的中堅力量、“四型機場”建設的領跑者,先后承建了國內外一百余個機場項目。機場數字建造以鄂州花湖機場建設經驗為引領,在建的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等項目深入推廣應用BIM技術、數字化施工與智慧管理,為機場建設貢獻中國中鐵力量。
參建的國內首個全域采用BIM技術、全過程智能建造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是民航局首批“四型機場”示范項目,國內率先推進基于BIM技術的數字建造,打造數字孿生機場,實踐全專業、全參與、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運用數字施工與數字建造技術的施工管理模式。
參建的國內首個全面應用智能建造技術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廣州白云機場在各階段貫穿“一模到底”的理念,節省管理中人工核對時間,項目管理流程化、精細化。
在建的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項目秉持“圖模一致”設計、“模實一致”施工、“實模一致”交付的原則,全程貫徹數字孿生理念,實現數字建造。機場的數字建造目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BIM技術應用、智慧工地管理與數字化施工。全專業進行BIM模型深化設計,正向三維出圖,指導現場按模施工;借助模型進行施工進度模擬、施工方案模擬,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施工進度,節約成本;對復雜節點進行工藝模擬、可視化技術交底,有效指導現場施工,提高施工質量。
數字化施工,改變傳統手工記錄盯控模式,使施工過程可視化、施工數據可追溯,加強了管理人員對現場質量、進度等的把控能力,為工程決策提供數據依據。搭建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針對機場工程全周期的應用以管理、信息展現和信息分析功能的呈現。
中鐵北京局除承接民用機場的數字化施工之外,同時還承建高高原機場的數字化施工,搭建企業級智能建造融合平臺,包含數字化監控平臺、智慧工地管理系統、BIM管理平臺及項目企業一體化平臺等模塊,加速數字化轉型,加大研發投入,采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工程產業鏈各參與方協同作業,優化工程全過程工作流程,實現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安全、綠色和效益提升,助力可持續發展。
中鐵北京局始終秉持“開路先鋒”精神,在民航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建設過程中,實現質量變革與效率變革,按照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努力開拓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供稿:機場分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