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9時50分,集團公司承建的襄荊鐵路宜城漢江特大橋跨焦柳鐵路(64+64)米連續梁T構轉體橋順利完成58度轉體,是湖北省首個大跨度無現澆段轉體橋,標志著襄荊鐵路項目橋梁特殊結構全面收官,為后續箱梁架設及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共宜城市委書記武義泉、襄陽發改委副主任張早玲、武漢鐵路局建設部副主任李偉東,武漢鐵路局調度所(施工辦)副主任張永濤;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華南管控稽查隊,二公司相關負責人;武漢鐵路局、湖北鐵路集團、中國鐵設總包部等受邀單位及項目參建人員共計200余人現場見證。
宜城漢江特大橋(64+64)米連續梁T構轉體轉體體系由下轉盤、球絞、上轉盤、轉體牽引系統、助推系統、軸線微調系統等組成,轉體段長度129.5米。該轉體跨越縱貫中國南北的第二條重要鐵路干線的Ⅰ級客貨共線鐵路焦柳鐵路,焦柳鐵路每日圖定開行列車160余列。為進一步提升施工進度,確保施工質量,項目部通過設計優化將主墩遠離既有線,轉體橋跨度由2-48米調整為2-64米,梁部施工工藝由掛籃懸臂澆筑優化為大節段支架現澆法,取消邊跨現澆段,采用“無邊跨現澆段、一次轉體到位”設計方案。變更優化后縮短工期213天,鄰近營業線施工由A類降級C類22項,避免了天窗點施工情況,安全風險大幅降低。
為確保轉體橋施工圓滿完成,項目部成立鄰近鐵路線施工專班,嚴格落實“三位一體”防護措施以及鐵路施工“五個一”及“可視化”要求,從安全、質量、技術、物資保障、外部協調等各個環節作了周密部署安排,簽訂安全協議5份,累計組織培訓320余人次取得營業線施工合格證、25人次取得現場防護證,為T構連續梁安全順利轉體提供了有利保障。轉體橋的順利施工完成,有效降低了項目安全風險及施工進度壓力,進一步鼓舞了全體參建人員士氣。
宜城漢江特大橋全長12.4公里,橋梁跨既有國道3處、高速公路1處、鯉魚湖生態保護區1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百里長渠1處、二廣高速1處、油氣管線4處、高壓線路15處、低壓線路169處、通訊188處,橋梁巖溶地質發育強烈,巖溶樁基共計40000余米。項目部自組建以來,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在隊伍選用、資源配置、安全質量管控上下功夫、出實招,堅守“三個是否”價值標準,踐行“三個敢于”實干精神,確保支架現澆、掛籃合龍、橋梁樁基、下部結構全面收官等一系列節點按期完成,為項目施工生產高效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悉,襄陽至荊門高速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主通道之一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鐵路的建設將大大縮短襄陽至荊門的通行時間,實現“宜荊荊”都市圈與襄陽都市圈的快速連通。這不僅有助于沿線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將對鄂西生態旅游圈的打造產生積極影響。(供稿:二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