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2024第十屆中國機場建設年會在昆明舉辦。年會以“數字民航 智慧建造”為主題,由中國航空學會機場基礎設施分會、中國機場建設網主辦,中鐵北京局等單位協辦。來自民航相關管理機構、相關企業等106家單位1000余人及民航建設領域的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中國機場建設年會是國內唯一專業以“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題的大型年度盛會,也是集領域優勢資源打造的行業專業權威活動,旨在匯集智慧、整合資源、聚焦建設、搭建行業交流平臺。中國機場建設年會組委會主要成員代表了國內有關機場建設咨詢、規劃設計、施工建造、信息智能、技術產品等領域的權威與一流水平。自 2013 年起,年會已于北京、重慶、武漢、成都、貴陽、廈門、杭州、西安、廣州連續成功舉辦九屆。2024第十屆中國機場建設年會以“數字民航”為主線開展多主題論壇,并同步舉辦第十屆中國機場建設優秀成果展暨中國機場建設設計及設施設備應用展和十年慶典。
中鐵北京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衛紅受邀參會并致歡迎辭,他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對長期關心和支持中鐵北京局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簡要回顧了中鐵北京局機場建設領域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承擔國內外各類型航空樞紐機場建設的重任,當好民航機場建設領域的主力軍、國家隊。
會議期間,中鐵北京局榮獲由中國機場建設年會頒發的“2013-2024中國航空基礎設施建設行業特別貢獻獎”。中鐵北京局副總經理劉愛軍上臺領獎并發表獲獎感言。中國航空學會第十屆理事會聘請劉愛軍擔任機場基礎設施分會委員職務。
中鐵北京局機場分公司總經理毛國奇以《數字建造技術在機場建設中的應用》為題作主題發言;與會人員集中觀看了中鐵北京局機場專業板塊視頻片《航者有道》。
在此次年會同步舉辦的機場建設優秀成果展中,中鐵北京局通過展臺展示、資料發放、現場講解等形式,從企業概況、企業榮譽、建設業績、科技創新、BIM技術與智能建造等方面展示了企業在機場建設等施工領域的業績和實力,與會人員紛紛駐足觀看。
作為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之一,中鐵北京局在機場建設領域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具備“四特”資質和機場場道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機場場道和航站樓施工能力的企業,企業資質業績、科技研發、品牌效益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擁有優秀的項目管理團隊、成熟的施工技術保障,2023年在國內民航場道專業工程總中標額成績突出,首次位居年度民航業中標額第一位。近年來,中鐵北京局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投身“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和交通強國建設,聚焦主責主業,先后參建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等100余座樞紐、干線、支線機場以及一批海外機場,不斷貢獻中鐵方案、中鐵智慧和中鐵力量。
中鐵北京局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機遇,積極融入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為依托,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導作用,深化BIM技術運用,整合生產要素,更迭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推進了新質生產力在機場板塊建設領域的應用。從平原到高原,從場道專業到民航多領域、全專業,中鐵北京局在機場場道、航站樓、機庫維修、空管弱電、目視助航、綜合交通樞紐(GTC)等業務鏈條上逐步延伸,進一步拓展臨空經濟區、軌道交通、市政道路等業務板塊,實現了企業機場板塊發展的新飛躍。
中鐵北京局在高高原、高寒、高填方、大型樞紐的“三高一大”機場+不停航和智能建造方面業績突顯,擁有了完備的管理體系和過硬的科研實力。創造性地將珊瑚砂應用于馬爾代夫島礁機場場道工程中,填補了中國企業海外工程利用珊瑚砂填海造地建機場的技術空白。中鐵北京局也是第一批參與民航總局“四型”機場建設的示范單位,鄂州花湖機場全周期運用BIM模型開展數字化施工和智慧建造,取得了實效,建成了國內首座實體與模型同時交付的“數字孿生”機場。
2024年是民航“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交通強國建設規劃和《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的藍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中鐵北京局將以“十四五”時期民航重大建設項目為抓手,將“智慧機場”“新基建”“品質工程”等建設理念落實到項目建設各階段,為助力民航強國建設貢獻力量。(供稿:機場分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