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度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公布,集團公司4項科技成果榮獲三等獎。
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梁組合結構綜合施工技術研究
《大跨度鋼管混凝土拱梁組合結構綜合施工技術研究》課題以貴南高鐵180米拱加勁連續梁橋為研究對象,先后開展不平衡連續梁施工技術研究、超長預應力有限空間施工技術研究、0號塊全自動溫控抗裂技術研究、大跨度高位合口拱加勁鋼管拱異位頂推施工技術研究、鋼管拱肋填充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泵送頂升”施工技術,解決了連續不對稱施工時一端產生較大的不平衡彎矩問題;有限作業空間條件下,實現預留穿索孔道、鋼絞線、穿束張拉、壓漿、封錨等作業問題;單根鋼絞線重復穿束施工周期長的問題;解決了無場地施工、不中斷運行和跨中原位拼裝高安全風險問題,降低了混凝土鋼管內泵送難度。該研究創新及總結也為公司今后同類工程施工提供技術儲備。
復雜環境下緊鄰敏感構筑物盾構隧道安全掘進控制技術研究
《復雜環境下緊鄰敏感構筑物盾構隧道安全掘進控制技術研究》課題依托昆明地鐵4號線,研究并應用黏土中復雜環境下緊鄰敏感構筑物盾構隧道安全掘進控制技術,提出了盾構穿越加油站油罐地面沉降控制、超近距側穿既有橋樁基礎安全控制和小凈距隧道施工等技術,在昆明地鐵4號線三個區間成功應用,加快了施工進度,確保了施工安全質量,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中國中鐵科技成果評審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技術獲得云南省工法1項、局級工法1項、公開發表科技論文3篇,獲得2021年度中國施工管理企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中小型高鐵客站施工綜合技術研究
《中小型高鐵客站施工綜合技術研究》課題依托新建安慶至九江鐵路安徽段站房、生產生活房屋及相關工程AJZF-2標工程,為深入貫徹國鐵集團“暢通融合、綠色溫馨、經濟藝術、智能便捷”的鐵路客站建設理念,研究應用了大跨度緩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空間優化設計與施工技術、基于BIM技術高鐵客站裝修深化設計與文化元素智能融合施工技術、現澆雨棚變截面異形仿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油紙傘狀吊頂及多邊曲線超大穿孔鋁板吊頂加工安裝技術。經中國中鐵技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獲得專利10項;中國中鐵級以上工法6項;省部級QC成果3項,中施企協科學技術獎1項;為新時代下中小型客站施工提供了典型案例,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機場水泥道面不停航快速修復施工與影響評估關鍵技術研究
《機場水泥道面不停航快速修復施工與影響評估關鍵技術研究》課題依托重慶江北機場B滑行道改造工程。機場道面表面狀態檢測技術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數據統計分析困難等問題,道面修補的材料和工藝存在耐久性不足、施工復雜等缺點,且目前安全風險預測及不停航施工非安全影響方面的研究較為鮮見。本課題針對以上問題,研發了機場道面表面狀況智能化檢測技術,研制了基于道面健康狀況檢測結果的快速修復材料,在此基礎上開發不停航施工技術并進行工程應用,保障機場的安全運營。針對不停航施工影響因素展開評估,進而形成檢測、修復、施工影響評估全鏈條技術方案。
近年來,中鐵北京局不斷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開展“開題策劃”“揭榜掛帥”“賽馬”制度,強化科技研發前期策劃與過程管理,科技成果質量顯著提升,為實現獎項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該獎項的獲得,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了企業提質增效,提升了企業在建筑行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地位。(供稿:各單位 編輯:史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