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午12時,集團公司參建的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正式開通運營。
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工程全長約21.9公里,途經番禺區、黃埔區,采用地下方式敷設,起于現有七號線一期的大學城南站,共設深井、長洲、洪圣沙、裕豐圍、大沙東、姬堂、加莊、科豐路、蘿崗、水西、燕山等11座車站,8座為換乘站,將銜接4條既有線、4條規劃線,另外深井站銜接在建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
集團公司承建的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機電工程項目部主要負責裕豐圍站、大學城南站(不含)至姬堂站6站6區間及2處中間風井的裝飾裝修工程,施工里程長度約12.8公里。
項目過程中,面對施工作業交叉復雜、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項目部多次召開現場技術會議,討論施工組織方案,優化施工工序,明確各施工節點的人、材、機、財等資源的統籌協調工作,同時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對項目各級管理人員、施工班組、工人進行技術交底,確保了項目建設高效、標準、規范。深井站成為全線第一個完成站內收邊收口工作和“三權移交”的車站。
裕豐圍站緊鄰既有13號線運營車站、周邊高樓林立、管線密布、進港重型車道交通繁忙,且施工區域內地質條件復雜,鄰近珠江水域,施工過程極易產生基坑變形、道路沉降、管線破壞等安全風險,建設施工難度極大。車站土建施工期間對既有線結構采取了圍護結構內支撐體系加強、既有線吊腳地連墻預應力錨索加固、鋼筋混凝土倒撐置換等方式,確保了施工期間既有線結構的安全。施工現場通過加強過程管控,采用了不良地質深基坑地連墻接縫預注漿加固處理、緊鄰既有線深基坑石方非爆破開挖、基坑和主體結構施工自動化監測、視頻綜合監控系統等措施,克服了不良地質深基坑開挖施工、深基坑開挖對既有線結構安全影響等風險,2022年11月30日主體結構封頂,為后續移交機電裝修等站后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針對洪圣沙站簡約的裝修風格要求,項目部通過BIM技術優化管綜排布,采用“地鐵車站公共區管線綜合管廊內成品支吊架施工工藝”工法將回排風管及其它水電管線集中安裝于站廳兩側斜撐內的綜合管廊,送風管則采用“地鐵車站公共區立式通風設備施工工藝”等創新工法,實現了設計目標。在全線的機電裝修施工中,針對車站裝修工程施工進度智能監測管控系統以及機電安裝工程單機調試和系統聯調要點進行研究分析,優化了施工組織及調試思路,大大縮減了工程后期公共區裝修及機電系統聯調聯試的作業時間,對工期目標的完成起到關鍵作用。《BIM技術在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機電及裝修工程中的綜合應用》榮獲第六屆“優路杯”全國BIM技術大賽裝飾專項金獎。
項目建設期間,堅持貫徹“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匠心品質、精心建造”的安全質量理念,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明確質量管理工作目標。項目部根據承建車站特點,精準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順利完成了“三權移交”等節點目標,多次獲得業主表揚。先后獲得“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廣州省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中國中鐵綠色科技示范工地”等榮譽。
廣州地鐵7號線二期是實施廣州“南拓”和“東進”空間發展戰略的交通骨干,開通后將與7號線一期貫通運營,增強城市南部與東部組團之間的聯系,有效緩解番禺、黃埔片區的交通擁堵,從廣州科學城核心區出發預計45分鐘左右可直達廣州南站,將比目前地鐵轉乘多次方案節省約40分鐘,同時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增強廣州的核心引擎功能,對提升廣佛全域同城化水平、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助推作用。(供稿:二公司、城軌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