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9時28分,隨著廣州白云站到汕頭南站首發動車組駛出站臺,標志著集團公司參建的汕頭至汕尾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汕汕高鐵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自汕頭站,途經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接入廣州至汕尾高鐵汕尾站,線路全長162公里,全線共設汕頭、汕頭南、潮南、惠來、陸豐東、陸豐南、汕尾7座車站,其中汕頭、汕尾站為既有車站,其他為新建車站。本次開通運營的是汕頭南至汕尾段,線路長度142公里,汕頭至汕頭南段的控制性工程汕頭灣海底隧道工程正在有序建設中。
集團公司承建的汕汕高鐵站前一標及四標工程,全長約51公里,其中站前一標全長15.87公里,包含隧道3座、路基6段、雙線橋梁4座、框架涵1座;站前四標全長35.163公里,包含區間路基11段、站場路基559.31米、橋梁13座、箱梁992片、框架涵7座、隧道1座,全線雙塊式軌枕預制及標段內無砟軌道施工。
汕汕一標于2018年12月26日作為全線先建段開工建設,項目部堅持弘揚“開路先鋒”精神,不斷開拓創新,攻克技術難關,優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效率,先后創造了全線諸多“首個”,包括石塘隧道實現全線首座隧道貫通,惠來隧道實現全線最長山嶺隧道貫通,全線穿越九個斷裂帶、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嶺隧道——仙庵隧道貫通,里行特大橋實現全線首座特大橋主體工程完工,全線首家橋梁41米高空心墩封頂,同時惠來隧道標準化施工、仙庵隧道光面爆破作為全線樣板進行推廣,打造亮點工程,樹立品牌形象。
汕汕四標自2019年全面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全員主動出擊,上下同心,持續掀起大干熱潮,克服了工期緊、地質復雜、材料緊缺等困難,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嚴格安全質量管控,有力解決征地拆遷、三電遷改等建設系列難題,確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標段內雷嶺河160米連續梁拱需澆筑混凝土12443平方米,總重量超過3.3萬噸,是全線跨度最大、施工難度最大的連續梁工程。該連續梁以“先梁后拱”的方案施工,采用“鋼管拱原位拼裝”技術,該工法在國內大跨度鐵路橋梁施工中處于領先地位。為確保順利完成該項施工任務,項目部優化支架方案和拱肋吊裝施工方案,克服施工現場條件復雜、場地局限、安全風險高等諸多不利因素,解決了雙腔梁體結構復雜、混凝土澆筑難度大、跨省道施工安全風險大等困難,并采取24小時不間斷作業、節點考核激勵等措施,確保連續梁按期合龍。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積極推進智能化建設,配備國內領先的智能化雙塊式軌枕生產線和智能控制中心,將5G、物聯網和智能機器人等技術融為一體,實現了雙塊式軌枕生產過程智能化、自動化控制。同時,建設團隊對架橋機加裝新型糾偏預警系統,使架橋機在運梁過程中自動探測左右距離,有效確保運梁過程的安全性。
汕汕高鐵開通運營后,進一步完善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主通道之一的沿海通道路網結構,為沿線城市融入灣區連接華東提供重要通道,對促進地區高質量發展方便群眾出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供稿:二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