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集團公司參建的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鐵建成通車。成自宜高鐵與成貴高鐵成都至樂山至宜賓段將組成高鐵環線,進一步推動川南城市群與成都都市圈融合發展。成自宜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26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共設成都東、天府、三岔湖、天府機場、資陽西、資中西、威遠、自貢、沿灘、南溪北、宜賓東、宜賓等12座車站,其中成都東站、自貢站為既有車站,天府站正在建設中。
集團公司承建的成自宜高鐵自貢至宜賓線站前工程ZYZQ-1標段全長36.537公里,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和宜賓市境內,主要工程包括路基11.11公里/35處,橋梁20.5公里/37座,其中特大橋16座、大橋13座、中橋8座、連續梁9處、制架箱梁578孔,涵洞23道,隧道4.907公里/6座,旅客地道1座,無砟軌道75.8公里,SK-2型雙塊式軌枕23.9萬塊,管段內三電遷改和道路改移等工程。
自2019年進場至今,項目部始終秉承“智能高鐵、精品高鐵、綠色高鐵、人文高鐵”的建設理念,跑步進場、快速施工、配足資源,狠抓現場管控,嚴把安全質量關,優質、高效推動項目建設,全力以赴鑄造匠心精品工程。尤其是在成宜鐵路全線保開通過程中,中鐵北京局全體參建職工全力以赴、敢于擔當,確保了無砟軌道全線首家按工期節點完成,為全線按期順利開通做出重要貢獻。
自宜段全線跨度最大連續梁是釜溪河雙線特大橋60米+100米+60米現澆連續梁跨越釜溪河,主跨采用“全封閉掛籃懸灌法施工”法施工。釜溪河航道等級為IV級,施工現場臨近河道且受河道沖刷影響,進場便道狹窄,施工環境極其復雜。同時釜溪河水位變化高差大,水中基礎有效工期短,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橋梁最大墩高27.5米,最大梁高7.835米,跨河段水深平均達到9米,屬于典型的深水、高墩、大跨度橋梁結構。項目在基礎施工中搶抓旱季施工,采取鋼板樁圍堰施工方式確保施工安全,以工序首件評估、零誤差施工理念、砼十二個不準要求,確保施工質量。
“智能高鐵”建設中,項目信息化建設涵蓋鐵路工程管理平臺10個模塊,包含拌合站綜合管理、試驗室物聯網絡綜合管理、隧道圍巖監控量測、隧道超前地質預報、電子施工日志、橋梁形象化、隧道形象化、安全步距、隱蔽工程影像資料、沉降變形觀測等系統。在全線唯一高瓦斯隧道杉樹灣隧道施工中,建立以規范技術要求及多個瓦斯濃度變化指標為主體的整體隧道瓦斯施工風險預警體系,確定瓦斯風險預警閾值,劃分瓦斯風險預警等級,并通過機械監測、人工檢測相結合的方式,收集現場瓦斯濃度收據,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自宜鐵路鄧關制梁場承擔自宜1標管段內578孔箱梁預制和架設任務,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太源村,占地171.5畝,其中32米箱梁538孔,24米箱梁40孔。制梁過程中,項目采用砂石料倉配備噴霧降塵系統、拌和站安裝節能式水循環制冷系統、鋼筋加工采用自動化設備、混凝土養生采用智能噴淋系統、預應力張拉和壓漿設備智能化,確保箱梁質量。箱梁架設作業中,采用國內最先進的運架一體機,能夠承擔起重900噸的箱梁,該設備首次在四川鐵路建設中使用,可以直接將箱梁從制梁場輸送到架梁現場橋墩上,中途無需換用其他設備。在作業過程中,既能夠保證箱梁順利通過隧道內的間距空間,又能夠滿足橋隧相連、隧道內架梁等特殊工藝要求,符合川南地區高鐵建設橋隧眾多、丘陵地貌的建設需求,保障箱梁架設的進度。
成自宜高鐵開通運營后,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結構,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推動川南城市群與成都都市圈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屆時從成都出發預計40分鐘到自貢、1小時到宜賓,成都都市圈與川南城市群將通過高鐵更加緊密連接。(供稿:一公司、自宜鐵路項目部、六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