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現任北京公司貴南高鐵站房項目環江站技術主管。自2018年參加工作以來,扎根基層一線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管理經驗,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
未雨綢繆 抓技術提升
作為貴南高鐵環江站的技術管理人員,李坤深知技術工作在施工生產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在專業技能方面,他熟悉各類施工驗收規范,在每道工序開始前,提前完成可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交底、作業指導書的編制,確保現場施工有據可依,共編制施工指導性文件70余本。
環江站屋面鋼結構網架形狀復雜、獨特,結構找坡的焊接球網架結構,對于拼裝精度要求較高,整體安裝難度較大。由于現場場地受限,經過多輪方案比選,采用網架地面原位拼裝、整體頂升的施工方案。即在結構地面原位焊接拼裝,拼裝完成后采用液壓頂升系統進行整體同步頂升,整體頂升重量1600KN,屬于超危大工程施工方案,需進行專家論證。李坤積極組織專家論證,擔任主要講解人,編寫鋼結構施工工藝牌,邀請甲方領導現場觀摩見證鋼結構首次頂升過程,獲得甲方業主的一致好評,為鋼結構工程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降本增效 做優化尖兵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他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完成多項優化措施。在前期環江站三類建設中,優化鋼筋加工場場地位置,完成候車大廳地面永臨結合方案,按照候車大廳正式做法一次性澆筑配筋墊層,作為鋼筋加工場地,避免二次破除。按照規范積極與設計對接優化樁基檢測數量,節約檢測時間。他認真分析護坡樁基施工方案,因站前單位在地下通道部分區域采用混凝土回填,現場地質條件較好,對接設計優化深基坑護坡樁數量,將原計劃的90根優化為23根,同時優化基坑放坡坡率,由原設計的1:1優化為1:0.5,減少土方開挖量,節約成本近50萬元。
在主體施工階段,他策劃雨棚弧形模板及鋼模板配置方案,利用雨棚頂板流水段施工周期(平均一段8天)與雨棚柱施工周期(平均一根3天)時間差值,結合場地移交實際情況,優化雨棚柱鋼模板配置方案為每個站臺3套,共計6套模板,較原方案相比節約6套柱模板。在外幕墻裝修階段,利用加氣塊材料本身具備的保溫性能,對接設計重新進行保溫節能計算,成功取消外墻保溫。在環江站施工期間,共完成各類優化10余項,節約成本約90萬元,節約工期近60天。
攻堅克難 點亮花竹帽
貴南高鐵環江站候車大廳吊頂設計造型為曲面花竹帽造型,作為環江站的亮點之一,設計為三層曲面結構,中部采用鏤空編織體。因其獨特的曲面結構,致使成型工藝復雜,安裝高度為16米的高空。如何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情況下選用合適的型材及加工方法,一次性生產并安裝成功,成為要解決的難點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李坤積極參與深化設計,與鋁板加工廠家對接,建立BIM模型細化造型設計,協助總工進行市場調查,對鑄鐵鐵藝、熱加工鐵藝、組裝式鐵藝、注塑GRC、注塑GRG、鋁型材編制、鋁板浮雕、鋁板鏤空雕刻等方法中進行充分了解,鋁板鏤空雕刻比鐵藝和GRG/GRC更輕盈,更能滿足吊頂輕量化,比鋁型材組裝鐵藝可塑性更強,比GRG/GRC更環保,還可回收再生,比GRG/GRC在一定小范圍注塑造型,鋁板的強度大穩定性更高等,最終確定用3毫米厚度鋁板鏤空雕刻編制體,背部附加扭曲加強肋,地面通過角碼栓接組拼整體吊裝的安裝方式,成功解決問題。
以身作則 樹良好榜樣
“把每一個項目都當做自己家的項目”,李坤對待工作始終保持嚴肅認真的態度,主動申請調動至貴南高鐵站房條件較為艱苦的環江站,堅守一線、率先垂范。為保證施工質量及進度,他設立現場辦公室,現場解決問題,調整作息時間與工人一致,以便更好地服務現場。他常常加班到深夜,春節期間主動申請值班,放棄休假時間,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在工作之余,他還積極參與項目組織的各類培訓,努力提升專業水平。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坤總是不遺余力的幫助新員工,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技術,使他們能夠更好的融入新的工作環境,“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這是李坤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夜空有星光點綴,青春有實干相隨,以李坤為代表的新青年,以鐵肩擔當責任,用奉獻開拓未來。目前,貴南高鐵站房已全面完工,即將進入通車運營階段。李坤將繼續用熾熱的青春,為中鐵北京局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