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偉,現任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項目試驗室主任。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從事試驗管理工作,先后參建北京西客站、北京中企大廈、大秦鐵路路基、北京富力城住宅、北京301醫院附屬結構、太原鐵路調度樓、天津濱海車站、烏魯木齊鐵路調度樓、京雄城際鐵路、商合杭鐵路站房等重點工程。30多年來,他始終兢兢業業,嚴謹細致地完成手頭每一項任務,如黃牛般深耕一線,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刻苦鉆研 練就絕活
試驗管理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在控制質量、降低成本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不同類型項目的試驗工作,他堅持學習最新的檢測技術和施工規范,圍繞施工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鉆研新技術、新工藝。他熟練掌握各種原材料進場時的驗收和取樣工作,對拌合站控制好礦料集配、水泥劑量及含水量起到指導作用。
多年的試驗工作讓他練就了一項“絕活”:觀察混凝土出料過程中,用鐵鍬接灰停留10-15秒,能夠大概推算出其塌落度數值。例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先觀察其流動性,鐵鍬接灰過程中再觀察其和易性,最后再用塌落度桶進行測試,記錄數據。下一車通過觀察就能夠推算出塌落度數值,推算值誤差為正負5公分。這個誤差范圍一般情況下能夠滿足澆筑過程中塌落度的要求,節省了澆筑時間的同時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扎根一線 創優創效
多年來,關偉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成長,為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創優創效保駕護航。
在天津濱海站的施工建設中,站房為筏板基礎,筏板厚度為3米,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濱海站是津秦客專沿線最大的車站,上千方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極易產生冷縫,同時混凝土內外溫差也極難控制。為避免以上問題,項目部成立調度組,由工程部和關偉聯合調度,研討混凝土澆筑方案,最終決定采用澆筑前在混凝土預埋冷卻管,澆筑面超過冷卻管后,立即開始注入冷水進行循環降溫,整體澆筑完畢后在結構表面蓄水養護,防止溫差裂縫的產生。用4臺泵車從4個角落均勻向中間分層澆筑的方式,每臺泵車再由專人負責卡控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順序,確保連貫澆筑,順利解決了濱海站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與養護的技術難題。
2021年初,他投身容西安置房項目建設。此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標準高。為保證混凝土質量,他以標養室為家,為工程質量“斤斤計較”,為工程成本精打細算。他經常連續作業,確保了砼水灰比、坍落度、是否離析等試驗準確無誤進行。容西項目混凝土、直螺紋連接試件數量多,體量大,他經過合并組合,在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減少檢測數量、頻次。
施工中,容西安置房社區中心樓棟周邊回填過程中出現了含水量大的橡皮土,為加快回填進度,他及時通知施工部采取了晾槽及摻石灰粉等措施來降低含水率,將橡皮土挖除,在槽底適當加深的情況下,鋪墊一層承載力高、適應設計要求的墊層地基,并加集配砂石墊層等一系列措施,既滿足了施工要求,又確保了回填進度。
從每天正常巡檢到處理各種材料、工程質量缺陷,他從不大意懈怠,事無巨細必一一過問,責無輕重必一一落實。他處處以身作則,充分調動全體試驗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大家為提高工程質量站好崗、把好關。在容西安置房項目施工建設的兩年時間里,他牽頭委托鋼筋原材試驗近30000噸、混凝土試塊7000余組、連接件5000余組、各種原材料及精裝修材料600余組,各類試驗工作均能及時準確開展,為創建“雄安質量”提供保障。
言傳身教 薪火相傳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試驗人員,他肩負著帶好一班人的職責。在他負責的試驗室里,人員大多是新入職的年輕人,實踐經驗缺乏,他主動挑起了傳幫帶的重擔。他悉心指導新同事,根據自身多年的試驗工作經驗,培養出了多名做事細致嚴謹、工作吃苦耐勞、困難面前不退縮、敢于開拓創新的試驗工作領軍和骨干人才隊伍,其中2名徒弟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項目試驗室主任,用實際行動助推人才強企戰略。
在日常工作中,關偉不僅傳授技術,還注重對身邊人員的思想教育。他經常告誡試驗室的同事,施工單位條件艱苦,工作辛苦,沒有一點吃苦精神,是干不好工作的。他鼓勵大家要大膽試驗,勇于實踐,不斷總結,開創試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他的言傳身教,使大家深受鼓舞,他所在的試驗室在服務現場和確保工程質量等方面,得到了項目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及業主、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關偉立足本職,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緊迫感,以敢為人先、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以初心不改、永不懈怠的使命感詮釋卓越工程師的內涵,把奮斗的身影鐫刻在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