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占財,現任五公司金甬鐵路東陽制梁場試驗主管。參加工作7年以來,他一直扎根一線從事試驗檢測工作,先后參建了云南小磨公路、徐鹽鐵路、連徐鐵路等項目,積累了豐富的試驗檢測經驗。
堅守一線譜寫奉獻之歌
“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這是試驗人的寫照,也是試驗人應有的情懷。董占財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從他淡然的臉上,看到的是試驗人的堅定和執著。
作為一名試驗檢測人員,他始終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不斷學習提升,夯實基礎理論功底和專業技術水平。面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他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及時監控混凝土各項性能,保證混凝土實體質量。通過學習探討,使試驗檢測人員掌握各種材料、構配件的檢測方法,熟練掌握各個試驗儀器的操作規程,明確各種試驗結果的判定標準。
立足本職提升試驗水平
在連徐鐵路中心試驗室工作期間,面對試驗室驗收時間緊迫、驗收資料和儀器資料多的情況,他以身作則、加班加點,根據項目試驗檢測需要,規劃試驗室各操作間布局,編制驗收資料,最終一次性通過業主驗收,為試驗室正常運行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他根據施工生產難度及時間節點,編制試驗檢測年度、月度計劃,試驗人員月度培訓計劃,中心試驗室信息化報警處理流程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辦法和工作計劃,確保有序開展試驗檢測工作。
面對砂石料源復雜、砂石料含泥量不穩定情況,他牽頭積極開展砂石料檢測,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拌,反復檢測進行試驗對比,最終選擇了砂石含泥量可控、滿足規范要求的料源,并上報監理業主18套配合比,上報集團公司4套配合比,順利通過審批,為項目后期施工和全線首樁澆筑奠定基礎。
腳踏實地爭當試驗先鋒
2020年7月,他調任金甬鐵路東陽制梁場。東陽制梁場是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梁場,也是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個項目。剛到梁場時,由于梁場還處于建設階段,很多設施和房屋沒有建成,剛一到任的他立馬投身試驗室建設中,和同事一起搬運儀器,調試各種設備,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梁場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隨即投入使用,使東陽制梁場具備了完整的試驗能力,完成了金甬鐵路第一片預制箱梁的澆筑。首梁澆筑標志著金甬鐵路工程進入全新階段,為后期箱梁預制及箱梁架設打下堅實基礎。
由于東陽制梁場后期將作為東陽站的一個貨站場使用,同時還承擔著金甬鐵路五標539孔箱梁的預制及架設任務,所以梁場的占地面積比較大,大約為160畝。剛到梁場時,梁場路基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填筑,而填筑路基需要做地基承載力和路基壓實度試驗。所以一整個夏天,他都忙碌于路基試驗。白天奔波工地做路基試驗及混凝土性能試驗,晚上努力學習各種新技術、新規范、新方法,從各種原材料的檢測、土工標準試驗、混凝土配合比選定、無機結合料配合比合計、路基填筑質量壓實控制到現場實體強度檢測及統計,每一項工作完成后都及時總結,為更好改進和提升。無論是數量繁多的報告,還是復雜的試驗,他虛心聽取意見,尋求最佳方案,遇到現場檢測難題總是沖在前面,主動研究具體情況,與監理溝通協商解決問題。
梁場認證是重要的一環,他每晚都去項目會議室集中辦公,和其他部門的同事積極溝通,提供必要的試驗資料支持。同時,他協助相關技術人員完成了箱梁的靜載試驗。十一月底,東陽梁場順利通過認證,標志著東陽制梁場的預制箱梁邁入批量化和規模化生產,為金甬鐵路后續架梁及其他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這也是全線首個通過國家審查認證的梁場。
在平凡的試驗崗位上日復一日,董占財和其他試驗檢測人員一道,用自己的耐心、細心、專心和恒心譜寫出一曲工程人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