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2022年年度綜合項目火車頭獎杯和火車頭獎章名單公布,中鐵北京局西十高鐵項目總工程師蔣耀鋒榮獲火車頭獎章。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了常吉高速、滬寧城際、寧蕪改線、準池鐵路、張唐鐵路、織畢鐵路、蘇州城北路等項目,積累了豐富的施工和管理經驗,為一批重難點項目建成運營做出積極貢獻。
開拓創新 做技術管理先行者
蔣耀鋒認為,項目管理工作注重的是組織和決策能力,他始終堅持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以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推動項目建設。他把施工技術管理標準化當作日常管理工作的根底,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施工技術管理要求,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加強學習,全面實現了施工技術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化,工程質量管理有序可控,在西成公司屢次組織的平推和紅線檢查中,內業資料及外業評比居各標段前列。
他主持編制高墩支架現澆、移動模架、隧道大機配套施工重難點施工方案編制,特別是天竺山三號隧道、云嶺一號隧道兩個高風險隧道重大專項方案編制工作,解決了工程項目支架現澆、移動模架、大斷面隧道軟弱圍巖進洞、大機配套施工等關鍵技術難題。積極推廣隧道大機配套施工、移動模架、智能臺車、智能拌合站、隧道污水處理、隧道安全綜合信息系統等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工法,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樣板引路 做科研創新開拓者
西十高鐵位于秦嶺山區,項目橋梁跨越深谷和河流,橋梁部為變寬形式,有雙線、兩線變三線、三線變五線連續梁,采用移動模架、掛籃懸臂澆筑、支架現澆法施工,最大墩高69米,為西十高鐵陜西段最高墩。隧道為軟弱圍巖居多,同時云嶺一號隧道進口擔負西十高鐵大機配套施工試驗段任務,是六公司承建的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復雜、工期最緊張的鐵路項目。
蔣耀鋒帶領項目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加強技術隊伍建設,加強工序培訓,做好技術指導,提升技術水平。針對橋墩、連續梁、支架現澆梁、移動模架、隧道防排水、襯砌質量等開展科研攻關,他牽頭開展《提高泥礫巖隧道開挖斷面超欠挖》和《提高高鐵隧道板巖地段超挖控制》等QC活動,降低噴射混凝土超耗和超挖。確定以漫川關福銀高速立交特大橋、漫川關車站路基、天竺山三號隧道出口為精品工程示范段,按照高標準、嚴要求管理理念,加強作業人員質量教育培訓,嚴把材料進場質量關,嚴格執行內部質量“三檢制”、特殊工序旁站制度,每個新工序執行首件制,推行工序“樣板引路”指導施工,打造精品工程。
提質增效 做項目建設領頭羊
他持續加強小型工裝及新工藝的推廣應用,如初支激光三維掃描儀、二襯帶模注漿工藝、智能臺車、仰拱滑膜、襯砌防脫空裝置等,通過科研攻關、小改小革及新工裝應用,有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質量問題,降低項目施工成本。
項目推動落實大商務管理,建立四量臺賬,工程部根據批準的工程數量,建立工程數量總控臺賬和分部分項明細臺賬,作為工程數量收方結算控制的限額依據;按照施工組織安排和現場實際,編制物資需用量計劃、物資總量計劃、分工號限定額發料臺賬;制定科研立項,項目部已申報集團公司7個科研立項,并與西成公司聯合開展科研攻關,3項科研課題取得新進展。
西十高鐵涵蓋了長隧、高墩、大跨和隧道大型機械施工、移動模架等,現有隧道施工人才和技術人員不能滿足建設需要,為盡快鍛煉一批“頂得上、靠得住、能作為”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充分利用專家型創新工作室培養平臺和“夜校計劃”,要求所有技術人員每日學習,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制定專項培養方案,讓年輕職工和見習生盡快成長,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工程技術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為推動西十高鐵建設提供技術保障和人才支撐。(供稿:六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