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在中鐵北京局發展歷程中,涌現出大量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立足崗位、矢志創新,為企業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汗水。
中鐵北京局官方微信開設“卓越工程師”欄目,講述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立足本職、刻苦鉆研、攻堅克難的動人故事,激勵和推動更多人員投身一線建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他,敢想敢做,性格開朗,標準的95后青年;他,在努力中進步,在實踐中成長,敬業擔當是領導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他就是一公司自宜鐵路鄧關制梁場項目工程部副部長楊景。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與商合杭鐵路、自宜鐵路兩個重點項目的建設,從見習生、技術員到副部長,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項目技術管理人員。
把青春融入祖國山河
2017年,楊景一入職就來到商合杭鐵路潁上制梁場。該梁場是商合杭鐵路19家施工單位中最大的梁場,也是一公司承建的首個梁場,在未來的梁場生產經營、技術改革中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在梁場工作期間,他肯吃苦、下功夫,先后負責了400孔預制箱梁預應力張拉、墊石交接、箱梁架設復雜工序,在2018年5月順利完成潁上制梁場780孔箱梁預制任務。
2018年9月,楊景調至商合杭二工區,他率先開始研究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工程自密實混凝土,帶領工人每日凌晨進行工藝性試驗,白天進行工藝性總結,突破試驗技術瓶頸,使無砟軌道揭板試驗一次性順利通過業主單位驗收,圓滿完成阜陽特大橋1276-1340墩、潁上特大橋0-120墩,共計2208塊CRTS-Ⅲ型板自密實混凝土灌注,為后續鋪軌通車奠定基礎。
攻堅克難斬獲佳績
2019年,楊景調至自宜鐵路鄧關制梁場項目。面對地勢復雜、工期緊張的現狀,他積極協同項目部其他人員完成了前期施工調查、征地拆遷、梁場策劃工作,獨立完成了鋼筋加工場、龍門吊、制梁臺座基礎等重難點臨建任務,保質保量完成鄧關制梁場578孔箱梁架設任務。
在箱梁預制預應力施工期間,楊景發現傳統的大跨度預應力施工中,夾片是由多個夾頁組成的,因此在利用其將絞線固定在錨固板上過程中,常常會導致后部的夾頁產生錯臺,影響施工質量。同時在將夾片壓入錨孔的過程中,由于夾片受到外側部壓力,使得夾片卡口處位置偏移產生“八”字形缺口,影響夾片的固定質量。
為解決這一難題,楊景帶領團隊經過不斷試驗研究,研發出減小夾片錯臺的導桿,包括桿體和牙口。在使用時,將牙口卡入夾片上的夾縫中,可以有效避免導桿打緊夾片過程中產生“八”字口的夾縫,同時通過沖擊面與夾片的后端面接觸打緊夾片,可以對夾片的錯臺控制在1毫米以內,具有使用簡單方便、且有效保證夾片打緊質量的特點,保證了預應力張拉施工質量?!兑环N用于減小夾片錯臺的導桿》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同時,他參與撰寫的《用以信息化管理在預制梁場施工中的應用》論文獲集團公司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
他在擔任梁場靜載試驗負責期間,通過反復試驗、不斷探索,使得梁場靜載試驗一次性通過國家產品檢驗中心認證,鄧關制梁場成為成自宜全線首個通過國家認證中心取證的梁場。2021年6月,他帶領工程部人員完成了成蘭鐵路責任有限公司組織策劃的全線唯一一家大型梁場觀摩會,為自宜鐵路項目2021年上半年信用評價A級做出貢獻,使梁場在業主單位2021年“放心工程”評比中榮獲第一名。
言傳身教點燃星星之火
自宜鐵路鄧關制梁場工程部的技術員平均年齡不足25歲,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作為工程部副部長,他看到項目部技術力量不足、見習生多、工作經驗欠缺的現狀,并想方設法改變。他相信“一個人再強也只能算是精兵,團隊強才是真的強”,采用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的培訓方式,快速提高頂崗實習生的業務水平。創新崗前講課,安排見習生對簡單的施工工藝上臺講課,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加強崗位培訓,安排技術主管現身說法,組織新員工參觀施工現場;落實導師帶徒制度,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利用雨天和業余時間,進行專題講座、課題討論、問題解答、經驗交流。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專業技能、經驗傳授給年輕技術人員,做好“傳、幫、帶”。
打鐵還需自身硬,除了日常的工作外,楊景有讀書的習慣,書柜被塞得滿滿當當。他堅持學習工程行業的專業技術知識,思考解決工地現場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他總說,必須要不斷學習,否則就會被淘汰,只有先起步、多付出,才能有立足之地。作為技術負責人,他以身作則,保持對偏差和瑕疵的“零容忍”,確保制度執行“零偏差”、設備性能“零缺陷”、現場作業“零違章”。
“勤”字當頭苦鉆研,“細”字當先求精益,“嚴”字把關守規矩,“新”字引領攀高峰。作為一名“95”后青年技術骨干,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練就過硬本領,用奮斗書寫青春,用實干鐫刻人生。(供稿:一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