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是企業效益的源泉。中鐵北京局堅持一切工作到項目,推進大商務管理和項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動,各個項目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一大批履職盡責的崗位標兵,他們認真踐行“三個是否”價值標準,弘揚“三個敢于”實干精神,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集團公司官方微信對2022年度營銷能手和“十崗百佳標兵”的先進事跡進行集中報道,今天推出的是試驗測量標兵先進事跡,一起向先進學習!
試驗測量標兵
一粒砂,一方土,最佳配合比是他們的答案。經天緯地,穿山越嶺,他們的身影,是扎根大地的獵獵旌旗。
皮斌,現任北京公司機械分公司副總工兼試驗室主任。他吃苦耐勞、敬業勤奮,業務能力突出,為企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他對出場混凝土堅持24小時盯控,特別是換砂倉使用新砂、新進場外加劑、換季新批次水泥使用時重點盯控,防止原材料波動,造成混凝土泌水、離析,全年生產的混凝土合格率100%。2022年1月,由于廣西河池當地商混站沒有施工清水混凝土的經驗,他進駐到貴南高鐵河池站項目后,根據當地原材料情況馬上選材,棄用當地顏色發黑的粉煤灰,選擇單摻S95級礦粉,確定清水混凝土所用砂石、水泥、礦粉、外加劑、清水脫模劑各原材品種、規格。確定原材后,進行試配驗證工作,歷經10余次,趕在施工節點前完成清水混凝土配比設計,進行了清水柱澆筑試驗,取得良好效果。
在太原西北二環ZH05標項目,他結合項目原材料、機制砂實際情況,通過大量對比試驗,完成了論文《機制砂中石粉含量對砼性能影響》,總結了機制砂中石粉含量超出現行標準時能使用的合理區間,為機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際應用參考。在上海奉賢項目深基坑回填問題上,他牽頭研制出預拌流態固化土。通過試驗,總結完成了流態固化土配合比的設計思路、實際施工配比的換算、流態土生產操作流程、生產攪拌設備要求和生產固化土用現行混凝土攪拌設備改造要點等,強度滿足GS0.8標準要求的預拌流態土比最低標號的素混凝土單方節約近150元/立方。
張楠,現任五公司成達萬鐵路項目工程部主管。自2017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參建連徐鐵路等項目,工作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立足本職崗位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在連徐鐵路項目期間,面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他充分發揮中鐵測量人不怕吃苦、勇于登攀的精神,為項目臨時設施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過程中通過勤復核、多計算,認真研究圖紙,理解設計意圖,虛心請教設計院的專家,學習規范和各種軟件的應用,完成了車站道岔的軌枕布置,保證了道岔的順利施工,為保生產、保質量、保工期提供了有力支持,為管段內軌道順利鋪設和按時開通運營貢獻力量。
2022年10月,他調任成達萬鐵路一工區項目。自項目進場以來,他迅速展開測量工作,克服了地勢復雜、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等困難,通過細致準確的地形測量,為工區試驗室、拌和站、鋼材加工廠、汽車運輸便道及鋼便橋等重要臨時設施建設提供了支持。他不畏艱辛、認真踏勘,快速完成了重要工程位置地放樣和控制網加密工作,積極配合征地拆遷工作,對用地進行分地丈量,白天測量、晚上畫圖,對重要工程及首開工點進行地形測繪,確保了光明隧道進口、河水壩大橋和南河大橋等首開工點順利推進。
王偉,現任六公司西十高鐵項目中心試驗室主任。自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濱海、鐵阜、青蘭、德大、龍煙、濟青、連徐、貴南等項目,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由一名普通的試驗員成長為優秀的試驗室主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2021年12月,他調任西十高鐵項目,為適應施工生產需要,他認真學習最新的檢測技術和施工規范,不斷鉆研各種新技術,掌握各種新的檢測手段,爭取用最合理、最優化的方法解決現場出現的新問題。他帶領的試驗團隊大多數為剛畢業的年輕人,實踐經驗缺乏,他承擔了傳幫帶的重擔,以身作則深入現場,在工作上嚴格要求、無私奉獻,以自己的言行影響著身邊的同事,把自己的心得經驗毫無保留傳授給年輕同志,幫助他們提高業務能力,促進了試驗室整體水平提升。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僅傳授技術,還注重對身邊人員的思想教育。他經常告誡試驗室的同志,施工單位條件苦,沒有一點吃苦精神是干不好工作的,鼓勵大家要大膽試驗、勇于實踐、不斷總結,開創試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他時刻保持危機感,不斷加強自身學習,通過實踐提高操作水平,和一些檢測機構加強溝通,力爭了解前沿動態,把握施工領域的新技術。他始終默默耕耘、默默奉獻,在三尺試驗臺上書寫自己無悔的青春。
陳鴻源,現任天津公司樂西高速項目工程部副部長。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了濟青高速、新建北京城際聯絡線等項目,從一名懵懂的實習生成長為優秀的測量骨干。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在濟青高速鐵路項目期間,他獨立承擔橋梁施工測量工作,出色完成了工期只有70天的9.688公里無砟軌道工程。2018年1月,他調入新建北京城際聯絡線項目,主管1.738公里的隧道測量工作,積極克服工期短、測量任務重、干擾因素多等重重困難,順利完成了隧道深基坑開挖及主體施工測量。
2020年9月,他調入樂西高速公路項目,由于西南山區群山連綿、植被茂密,控制網的布設和復測難度大,測量環境艱苦。項目開工前,控制網點必須滿足現場施工需求。他克服種種困難,在半個月內完成所有控制網點選點與埋設,并配合復測隊伍完成控制網復測工作。他帶隊對所有橋梁樁基、兩座隧道進出口、路基、涵洞進行了原地面復測,對火石崗大橋、魚翅孔大橋、舟壩水庫大橋和涵洞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配合設計進行了優化。目前油房頭隧道已進行8次導線復測,趙家塆隧道進行2次導線復測,隧道斷面測量(開挖、初支、二襯)根據洞內導線點進行復核,數據采集完成及時處理,成果均已合格。由于項目測量人員大都為實習生,項目測量任務重、壓力大,他發揮傳幫帶作用,努力提高實習生的業務素質,使測量人員都掌握了常規測量儀器和工具的性能、操作、維護和保養方法,為項目培養了一批測量技術人才。
潘克敏,現任機場公司大同立交項目副總工兼工程部長。他先后參建達州機場、成都天府機場等項目,堅守施工一線,推動施工生產。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在成都天府機場施工期間,他帶領測量隊在建設單位未完成原地面林地和耕地分類時,主動配合業主委托的第三方造價咨詢單位對原地面進行林地和耕地測繪。他們白天采集數據,晚上出圖分類,在多山丘荷塘等地形崎嶇的情況下,用較短的時間完成測繪,受到第三方造價單位的一致好評。憑借掌握的精確數據,他協調造價咨詢對清表土類重新分類,為項目增加盈利26萬元。
在大同立交項目施工期間,他組織項目測量人員開展培訓,和相鄰標段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學習,努力培養年輕技術人員。他認真學習道路橋梁測量放樣知識,利用休息時間學習道路平曲線、豎曲線、橋梁各部位坐標及高程的計算,對橋梁主線和ES、SE、WS、SW四條匝道坐標和高程進行計算復核,確保測量放線不出問題。他嚴格按照集團公司相關測量要求,認真執行“雙檢制”,橋梁重要部位總能看到他測量放線的身影。
童春水,現任天津公司廣湛鐵路項目試驗室主任。他愛崗敬業、積極創新、務實爭先,為項目施工生產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在連徐鐵路項目一分部期間,他完成配合比選定135套,優化配合比6套,節約成本約96萬元。他根據現場施工計劃,提前編制年度季度及月度檢測計劃,超前考慮材料檢測及試驗工作。在自密實揭板試驗中,通過對比驗證、檢測數據分析、現場施工工藝分析及現場揭板時間和溫度控制,解決了底座板裂縫問題,成為全線首個通過揭板驗收的分部。無渣軌道線上施工時,他控制原材料質量,經過試驗比對河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4-2.8之間,不僅改變自密實混凝土因擴展度大而導致泌水、無法正常施工的情況,還解決了自密實混凝土保坍問題,節約了成本,又節省了工期。168米系桿拱連續梁為國內最長系桿拱,既要達到擴展度要求,還要保證混凝土強度及混凝土收縮率符合規范要求。為解決這些問題,他不斷對混凝土進行試拌調整,對原材料進行檢測,對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對比,模擬現場頂升混凝土施工工藝,最終確定下來頂升混凝土配合比,助力混凝土在頂升時一次成功。
在廣湛鐵路三分部期間,他編制試驗室建設方案,短短一個月完成試驗室建設及驗收。在保證混凝土狀態和強度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提高砂率減少水泥用量,提高粉煤灰摻量減少水泥用量,優化配合比3套,分別為C40水下混凝土和C20CFG樁及C25噴射混凝土,優化混凝土總方量6.6萬方,節約成本約128萬元。在隧道初支施工過程中,通過調整混凝土狀態及噴射距離、噴射角度,減少了隧道初支回彈量,間接節約混凝土約1500方,節約成本約75萬元。在業主組織的紅線檢查中,試驗室受到廣湛公司、總包部以及監理站的高度認可,被評為標準化試驗室。
孫治國,現任五公司金甬鐵路項目試驗室主任。他從事試驗檢測工作20余年,先后參建多條重點高速公路及鐵路項目,均出色完成了試驗檢測管理工作,為施工安全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白天他奔波于工地查看混凝土施工性能、路基填筑及級配碎石施工等情況,晚上對照學習施工工藝、規程規范,結合工程實踐,虛心請教同事和同行,將難點重點及心得體會及時記錄在筆記本上。從各種原材料物理力學性能、土工標準試驗、混凝土配合比選定,無機結合料配合比設計到混凝土和易性、路基填筑壓實質量控制、現場實體強度檢測及統計,每一項工作完成后他都及時進行總結,為的是更好的改進和提升。
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是金甬鐵路項目試驗檢測工作的重點,為取得第一手資料,他從人員、材料、設備、方法、環境諸多方面考慮,通過降低膠凝材料用量,提高摻合料比例達到降低混凝土成本,對于承臺,道岔連續梁等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單獨設計,降低施工中混凝土溫升的影響。根據混凝土施工情況和實體強度檢測情況,不斷對比優化,最終設計出適合本項目實際情況的經濟合理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金甬鐵路項目路基填方數量大,為控制好路基填料質量,他帶領檢測人員對工程沿線土源進行調查,經過對所有擬定取土場的填料性質、加工性、碾壓性能進行分析,先初步選定待用的取土場。在路基填筑試驗段施工過程中,他帶領檢測人員對不同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和機械組合方式、不同的碾壓遍數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科學統計、分析和總結,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及方法,最終確定了填料質量符合要求,且施工時易于壓實的取土場,為后續施工提供堅實保障。
姜宇,現任北京公司太原西北二環高速ZH05標項目測量員。
自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地鐵匯通大廈、尋沾高速等項目,始終嚴于律己、敬業奉獻,為重點工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他在日常工作中準確及時放線測量,聽取技術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意見,與設計、施工等方面緊密配合,認真學習和校核圖紙,了解施工部署并制定測量方案。自太原西北二環項目開工以來,他帶領項目測量隊先后完成項目控制點加密及復測,順利完成標段內隧道和橋梁以及路基測量工作,并不斷組織學習培訓測量相關知識,自學了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他帶領的測量隊已成為一支技術過硬、敢打硬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秀團隊。測量工作較為艱苦,路橋測量一般在野外進行,測量人員每天起早貪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晚上記錄復核到深夜,但他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測量人員的風采。
測量工作要求精確,提高測量的精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他帶領測量隊把加強專業學習,掌握過硬本領當成一種責任,把學習這個軟指標當成硬任務來完成。不論工程量大小,他都是一次次反復核對,嚴格執行復核制度以及雙檢制度,以避免出現錯誤,確保工程中每一個部位都準確無誤。測量工作任務繁重,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打突擊、搶進度的時候,不管冰天雪地還是烈日炎炎,只要有任務他就積極請戰,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務。
石書銀,現任二公司廣湛鐵路站前六標一分部試驗室主任。自2014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望安高速公路、漳州聯十一線公路、貴南高鐵等項目,為工程建設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項目建設初期,臨建任務重,他帶領試驗室人員迎難而上,從場地選擇、試驗室規劃、臨建建設等方面著手,步步緊盯,克服各種不利因素,迅速完成試驗室工程建設,并順利通過驗收。工作期間,嚴格執行中心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配合項目部籌建機制砂加工場,利用隧道洞渣加工生產砂石料以節約原材料成本,帶領試驗團隊嚴把混凝土質量關,通過調整各種原材料用量和適應性,確保了施工進度及質量。他注重現場工程實體的檢測,嚴格按照混凝土7天預警制度,每周對新澆筑實體進行回彈,分析實體強度的增長趨勢,早發現、早解決,確保工程實體質量。
自砂石加工廠建成以來,他積極參與砂石料加工生產,在洞渣進場、母巖的抗壓強度檢測、洞渣篩選晾曬、成品檢測等各個環節細細把控,力求將最真實的數據反饋給生產技術人員,使其調整生產參數,繼而再次進行檢測及數據反饋工作,直到生產的砂石料滿足施工需求。因高鐵項目海砂、山砂不得入場,項目所處省份河砂資源緊張、成本較高,他根據施工現場一系列檢測數據,綜合分析并制定混凝土優化方案,對C25噴射混凝土及C35二襯混凝土進行了配合比優化,降低了混凝土成本,為項目創效貢獻了力量。他抓實抓細試驗檢測各項工作,在3次省交通廳質監站原材抽檢以及10余次業主季度的原材抽檢等檢查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各級單位的一致好評。
張濤,現任二公司襄荊鐵路項目一工區測量主管。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玉楚高速公路、貴南高鐵等項目建設,練就了過硬的專業測量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現場測量經驗。榮獲中鐵北京局2022年度“十崗百佳試驗測量標兵”。
襄荊鐵路項目管段長14.5公里,共有4座橋梁、3段路基,其中宜城漢江特大橋跨度長、特殊結構多,測量工作復雜而且種類繁多。他迎難而上,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帶領測量團隊參與控制網加密點選點、埋石、復測工作。為確保測量工作萬無一失,他加班加點對設計院提供的線路平曲線要素及交點信息進行計算并復核逐樁坐標,便于發現錯誤及時修改。根據豎曲線要素,對襄荊鐵路項目一工區橋梁設計高程逐墩進行復核,發現數據不符的情況,分析原因,做好統計,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修改。他帶隊深入現場核實承臺埋深、涵洞位置及高程與線路關系是否有誤,橋梁跨路凈空高度是否滿足實際要求。
施工測量外業工作中,爬山、登高、越河、爆曬是最常見的事。他現場測量經驗豐富,能夠準確判斷原地面復測是否不重不漏,用哪種測量手段更便于整理內業資料,用什么測量方式會更精準。他善于思考,認真研究分析測量內業資料的關鍵點與難點,能夠做到現場測量與測量資料同步,由他經手的內業資料,每一任測量監理都贊不絕口。他毫不吝嗇地將自身測量工作經驗、感悟、心得、技巧等分享給徒弟,教導徒弟測量是工程的眼睛,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干測量一定要穩而精,才能做到不出錯、不返工。為了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每次的測量任務,他都讓徒弟先行測量一次,自己再進行復核,過程中細心教導、及時糾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