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從中國公路學會傳來喜訊,由一公司承建的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項目大涼山1號隧道榮獲“2022年度隧道與地下空間工程創新獎”一等獎。
據悉,隧道與地下空間工程創新獎由中國公路學會主辦,同濟大學協辦,評選在施工建造期間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智能建造等手段,達到安全、快速、節約、綠色和品質工程要求且成效顯著的項目。
樂西高速公路大涼山一號隧道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全長15.3公里。一公司承擔進口段施工左洞長6.906公里,右洞長6.857公里,平導長4.622公里。進口段為低瓦斯隧道,地形偏壓,先穿越煤系地層,后穿越溶巖塌蝕區,同時洞內滲水嚴重,節理發育,圍巖較差,地質情況復雜。同時,項目地處于四川省級嘛咪澤自然保護區內,環境保護要求高。
針對隧道地質復雜、通風難度大、環保要求高等難題,項目部以大斷面雙向分離式越嶺隧道貫通平導交叉口、洞口淺埋偏壓段坡-隧相互作用機制、富水斷層破碎帶圍巖突涌水災害機理、高地應力雙洞平導三洞并行施工隧道變形機理、富水巖溶隧道施工突涌水災害機理與防控等為重點研究方向,不斷優化、創新施工方案。同時,結合主洞、平導采用巷道式通風特點,聯合陜西科技大學在“風洞實驗室”開展供風模擬試驗,目前通過通風設備及通風設備位置的優化,已實現降低通風能耗20%。
項目自開工以來,嚴格按照綠色、環保管理理念,全力打造生態工程,為守護好大涼山的“綠”,項目根據實際情況,編制環、水保專項施工方案,配備了大型污水處理器、砂石分離器、生活油污分離處理一體機等設施,采取相應的環保舉措,在推進施工進度的同時全力保護生態環境。(作者:許王亮 編輯:兀拓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