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鐵北京工程局召開襄荊鐵路項目施工調查、項目策劃和管理交底總結會。總經理張衛紅,副總經理張濤,總經濟師、副總經理許志忠,總會計師徐林峰,總工程師張文格,總部各部門負責人;二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和總部各部門負責人、所屬各項目相關人員參加會議。主會場設在襄荊鐵路項目部,下設集團公司總部、二公司總部和所屬項目部等多個視頻分會場。
本次會議的目的是落實集團公司“一切工作到項目”的指導思想,推動大商務管理理念在項目落實落地,在項目開工準備階段創建工作標準、樹立工作樣板,確保項目開局良好,為過程履約、成本受控、創造價值打好堅實基礎。
張衛紅在講話中指出,集團公司牽頭組織對襄荊鐵路項目的施工調查、項目策劃和管理交底,是在項目全生命周期每個階段貫徹落實大商務管理理念的具體舉措和重要一環,對于在全集團樹立工作標準、養成工作習慣、遵守工作紀律、形成行動自覺具有重要意義。集團公司“鐵三角”、總會計師、區域分管領導參加項目前期策劃,通過率先垂范,帶動和要求子分公司和項目部重視項目前期策劃,保證項目有良好的起步和未來預期展望。全集團上下要充分理解集團公司對襄荊鐵路項目提級管理開展項目策劃的重大意義,貫徹一切工作到項目,保證集團公司規定動作的標準和質量,落實傳幫帶,為做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業務標準和作風標準,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
張衛紅指出,二公司和襄荊項目部前期施工準備工作卓有成效,項目部對安全、質量、工期進度、成本效益、人才梯隊建設、社會效益六個方面工作的認識是成熟的、理性的,目標的制定是最大化,無論是從業務的角度還是忠誠于企業的精氣神和負責的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集團公司各分管領導和部門的安排和要求,比以往管理交底和項目策劃有明顯的進步,對共慣性問題有防治措施,對特殊事項有明確的提示提醒,對后續工作安排有針對性,體現了集團公司的能力水平,更可貴的是運用工作手段對后續工作的執行與落實有相應的布置安排和督辦機制。
張衛紅強調,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施工準備階段的幾項工作。一是在相關制度辦法中明確營銷交底、施工調查、管理交底和項目策劃四個階段的工作,明確各階段的時段關系、流程關系、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工作責任人、考核兌現和獎懲措施。二是施工調查后進行的管理交底,應盡可能與項目策劃融合,項目后方公司能承擔的要盡可能承擔,工作目標要盡可能固化,最終交底結果要與項目達成共識。三是施工調查后的管理交底會要包含以下方面:企業的主要制度內容;企業對項目管理容易出現的共慣性問題和防治措施;各部門各系統要從職能定位、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制度辦法、工作機制、考核兌現六個方面作系統性安排和布置;重點事項的提示和安排,抓好項目管理的六個方面;完善技術管理,形成明確標準,修訂相關制度辦法,確保技術管理在施工準備階段實現大的提升轉變。
張衛紅強調,襄荊鐵路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要圍繞管理目標抓好具體工作:一是認真學習合同,理清工作思路,積極履約,防范風險,堅守底線;二是抓好對內管理模式和合同簽訂工作;三是明確項目管理目標,即安全不出事故,質量合格率100%,施工超前組織、工期主動提前,成本效益實現責任成本目標,人才效益要多出骨干、多出干部,信用評價要保二爭一,開拓市場要實現襄荊鐵路滾動開發和深入屬地市場;四是想方設法抓好物設、資金、地材、人力等生產要素配置;五是要控制隧道超挖、樁基處理,滿足設計要求;六是責任成本下達要按照時間節點,經過集團公司審批,確保效益最大化;七是施工工期以快為先,必須明確首開工點、首批開工工點、總體施工組織安排,倒逼技術準備和生產要素;八是重視征拆,想方設法積極推進;九是利用目前的窗口期加強一次經營、二次經營;十是繼續進行技術交底和項目策劃;十一是堅定信心、敢于斗爭、一鼓作氣、兜住底線,確保各項目標順利實現。
許志忠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就本次施工調查和管理策劃提出意見,對下一步項目施工組織、大商務管理等工作做出部署;徐林峰、張文格分別結合各自分管工作,就具體事項提出要求和安排;工管中心、技術中心、安監部、物設部、商務部結合大商務管理就本次施工調查成果報告、項目策劃和管理交底提出意見和建議;襄荊鐵路項目部、物貿公司就前期施工調查、市場調查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進行匯報;二公司作為參建單位進行表態發言。
根據《中鐵北京工程局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辦法》及大商務管理相關辦法,集團公司于10月19日開始對襄荊鐵路項目進行施工調查和前期策劃,通過一周的現場踏勘、方案比選、走訪市場等調查和策劃工作,組織召開了組織管理及考核模式、生產組織及生產要素配置、物資供應與采購、雙優化、商務策劃、勞務分包、梁場選擇、經濟風險管控與資金籌劃、安全質量風險等9個專項研討會,基本形成了襄荊鐵路項目的初期策劃成果。
此次會議的召開既是一次項目前期策劃的樣板,也是一次落實大商務管理、貫徹一切工作到項目的生動實踐,為中鐵北京工程局抓好項目管理效益提升、推動大商務管理落實落地、實現項目提質增效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借鑒、奠定了基礎。(來稿:二公司 編輯:陳英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