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楊軍
楊軍,現任貴南高鐵項目工程部部長。他在技術、科技管理崗位上勤于總結、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獲得多項股份公司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先后多次榮獲集團公司“優秀施工技術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他始終踐行精干高效的工作理念,由于貴南高鐵項目路橋隧軌長且類型全面、特殊結構多而工序復雜,加之鐵路項目質量安全紅線檢查頻繁,工作任務重、強度大,但他有股不服輸的勁,虛心請教不斷學習,完善項目技術體系。在實踐中,針對項目年輕人實踐經驗少、專業知識薄弱特點,利用現場實操、以培代練、觀摩學習等不同手段培養技術人才,項目技術管理工作始終位于貴南高鐵廣西段全線前列。他積極參與并指導了(91.3+180+91.3)米拱加勁連續梁、56米節段預制膠接拼裝簡支箱梁的技術管理、課題研發等工作,依托項目發表《大跨度連續梁加勁拱頂推施工技術》《高速鐵路56米節段預制膠接拼裝梁場建規劃》等科技論文,獲2項國家專利、2項省級QC成果。
在項目工作期間,他先后獲得省部級工法5項,股份級工法4項,股份公司及以上科學技術獎7項;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二等獎3項;發表科技論文4項;參編的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評為國家鐵路局2020年鐵路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入庫成果《鐵路技術標準》。
02高爭氣
高爭氣,現任成都空港新城項目部總工程師,中鐵北京工程局二級專家。工作20年來,他扎實基層項目,探索全新領域,特別是在成都空港新城項目建設過程中開拓創新,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向前。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作為總工程師,他勤于學習新型專業領域知識,如景觀、園林、水利、碼頭、智能化、污水處理、市政水電等,在方案設計中需盡可能滿足可研、方案、合同和政府的現實需求,為當地政府提供優質高效益項目。他針對成都空港 5個子項目、18家與設計相關的合同單位、15個專業、7類30大項工作編制了《PPP項目設計管理手冊》《園林景觀工程質量指導手冊》《園林管養指導手冊》等,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操作指南。
在深水橋梁承臺工程中,他通過優化設計、研討方案,采用鋼吊箱解決技術難點。在水中裸巖段采用馬凳原理,用擴大作業鋼平臺解決了棧橋和平臺的穩定性問題。運營碼頭在水位高差約5米的湖中,也是網紅打卡地,他通過學習、調研、創新性運用活動式水中錨體+龍門吊式浮橋,確保高水位差漂浮碼頭的完美呈現。丹溪大道是當地政府的迎賓大道,兩側園林景觀要求高,但路塹段兩側是石質邊坡,大型喬木的成活、長期效果呈現成為難點,他通過采用深坑+斜槽+透氣孔的方式,完美實現巖體山坡大型喬木的優美景觀。
03羅永高
羅永高,現任天豐公司長春中鐵城項目總工程師。他嚴于律己、恪盡職守、顧全大局,一切工作都以項目技術管理為中心、技術人才培養為輔助,努力提高個人項目管理能力,帶領中鐵城沃爾夫小鎮項目和中鐵吉林區域總部基地項目取得了較好成績。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他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工程技術管理相關辦法與崗位職責,積極推動項目精細化管理和“四新技術”的應用,主持編制、研討、評審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快速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他組織項目技術管理人員學習施工規范和標準圖集,做好項目“四個工程量”、生產調度、科技研發、節能減排等工作。他在項目裝配式預制構件安裝、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裝與使用、鋁合金模板安裝工程、深基坑支護工程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與指導性意見,努力提高項目的技術管理水平、安全文明施工質量管控能力和施工成本管控意識。
在羅永高的帶領下,項目質量管理、科研創新、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其中,長春中鐵城A2地塊二期施工總承包項目榮獲“2019年度中國中鐵杯優質工程獎”;中鐵城A5地塊保溫棚施工技術獲得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首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優勝獎;“長春中鐵城A3項目提高天工石(TGS)裝飾節能板成品合格率”QC課題獲“2020年北京市工程04 孫麗麗
孫麗麗,現任機場分公司樂山項目總工程師。她畢業于中國民航大學,在機場工程建設施工領域深耕10年,先后參與黑龍江撫遠東極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建設,取得一級建造師(民航、建筑、市政、公路、鐵路)5個專業資格證書和公路試驗檢測工程師執業資格證。作為主編之一,出版《運輸機場不停航施工與管理實例大全》一書。從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成長蛻變為一名擁有豐富民航管理經驗的“女教頭”,孫麗麗是機場分公司里最年輕,也是唯一一名女項目總工。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在貴陽龍洞堡機場建設過程中,孫麗麗發揮傳幫帶職能,和技術攻關團隊以技術引領生產,為生產保駕護航。她及時優化配合比,在材料調差方面僅河砂一項,增加驗工100多萬元;優化肥槽回填方案,節約了至少半年的工期;優化模板及支撐體系方案,節約模板3270平方米,節約材料費15萬元,縮短工期60日歷天;優化土方調配方案,縮短了土方運距3千米,節約資金10萬余元。她帶領項目技術團隊結合“四新”技術和建筑業十大新技術,歸納出貴陽龍洞堡項目的7項綠色節能新技術應用,獲得2019年股份公司“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稱號,先后獲得6項實用新型專利,她參與的“巖溶丘陵地貌土石方高填方施工工法”獲得2020-2021年貴州省省級工法。
05蘇力
蘇力,現任二公司貴南高鐵GNZQ-1標項目總工程師。自2007年畢業以來,他一直從事鐵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先后參建武廣高鐵、滬杭高鐵、滬昆高鐵、金撫高速公路、貴南高鐵等工程項目,十五年的默默奮斗,練就了他扎實、深厚的專業技術能力,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在貴南高鐵項目建設中,他在原有施工技術上不斷改進,從樁基鋼筋的珍珠棉套管、樁頭的雙刀環切、墩身鋼筋內雙層卡具使用、墩身的環切鑿毛再到墩身“穿衣戴帽”養生、180米大跨度連續梁不平衡施工、連續梁0號塊預應力預壓、連續梁跨越高速公路全包防護、180米大跨度連續梁線型監控、鋼管拱高位異地拼裝頂推、鋼管拱線型調整、鋼管拱砼澆筑、鋼管拱吊桿調索等關鍵技術難題,未發生工程數量管理等技術問題引起的安全質量事故,實現了施工工藝的“一條龍式”突破。
在變更索賠方面,貴南1標澄江雙線特大橋180米拱加肋連續梁變更階段為保證后期順利施工及增加盈利點,他從施工工藝優化、經濟比選等多個方面進行入手,最終從減少投資近一千萬到增加四百多萬投資,為項目增加了盈利點。在樁基巖溶上從設計補勘入手,為項目增加近八百萬收入。樁基巖溶施工數量上報金額七千多萬元,超設計圖紙數量近三千萬元,為項目創造效益做出突出貢獻。
06袁平利
袁平利,現任一公司可控降解生態塑料新材技術產品研發生產建設項目工程部部長。2010年10月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了邯黃鐵路、石濟客專、廬銅鐵路、深圳地鐵6號線、和若鐵路、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管理服務站等工程項目。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2021年,可控降解生態塑料新材技術產品研發生產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以來,作為一名工程技術人員,他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責任,看到項目部技術力量不足,見習生多、工作經驗欠缺的現實,經常組織工程部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從規章制度到技術規范、從技術交底到施工方案、從水準測量到全站儀放樣、從房建工程到鋼結構工程進行全面講述,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專業技能、經驗傳授給年輕技術人員,做好“傳、幫、帶”。
在沙漠建鐵路施工難度大,為提高工效,他在和若鐵路項目使用了裝配式結構技術,破解了沙漠鐵路建設中風沙影響、自然環境惡劣、用水難及混凝土養護難等建設難題。在裝配式橋墩施工中,預埋件定位精度高的技術難題決定了預制生產構件的成敗與否,他主動與設計單位聯系,積極與灌漿套筒制作廠家溝通,查找學習相關技術資料,觀摩了解其他類似項目施工技術,組建QC小組,集思廣益,匯總出預埋件定位技術的相關要點,根據技術要點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最佳解決方案,成功解決了預埋件定位技術難題。他編寫的《裝配式橋墩預埋灌漿套筒施工方法》榮獲2020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設QC質量管理小組II類成果、《裝配式墩柱蓋梁自錨式鋼絞線連接施工工法》榮獲2021年度中國施工企業首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二等獎。
07魏玉民
魏玉民,現任六公司長白山高鐵站配套設施工程(交通樞紐工程)建設項目部總工程師。自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建沈陽四環快速路、長平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濟青高鐵、榆樹松高速、長白山高鐵站配套設施工程等項目,從普通技術員到項目總工程師,他始終兢兢業業、開拓創新,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在沈陽四環快速路建設期間,他參與開展了提高轉體橋轉動系統安裝質量的QC小組活動,提高了跨秦沈客運專線轉體橋轉動系統施工質量,按期順利實現橋梁轉體施工。在長平高速公路改擴建施工中,他牽頭采取多個技術措施解決新舊路基不均勻沉降問題,避免新舊路基結合處縱向裂縫的產生,時至今日該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標段路況仍保持良好狀態,因而榮獲“革新能手”榮譽稱號。
在濟青高鐵建設期間,他主持管段內全部技術管理工作,編制了《大跨度懸澆梁專項施工方案》及《跨省道施工專項安全方案》,解決了大跨度懸澆梁施工技術難題、大交通量既有公路安全防護作業和交通疏導難題。在參加榆樹至松原高速公路建設施工時,他完成軟土地基碎石樁處理、地基砂礫換填處理等設計變更金額超過1000萬元,主持開展了《嚴寒地區大厚度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研究》等課題研究,實現了大厚度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推廣,有效節約成本,縮短工期。在長白山高鐵站配套設施工程建設期間,他通過優化設計、調整施工順序等方法解決建設項目地處長白山保護林區施工空間受限、與高鐵站建設施工多個單位交叉施工的技術難題,確保了長白山高鐵站2021年12月24日正式開通運行。
08張春雨
張春雨,現任北京公司容西安置房A2標段項目工程部部長。自2013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參與了蘭州樞紐配套工程、京雄城際鐵路二標、云南普高普洱、容西安置房A2標段等工程建設任務,獲得了集團公司、北京公司多項榮譽,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企業工法。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在容西安置房項目施工過程中,他始終堅持技術先行的工作理念,每天利用晚上時間學習圖紙、規范要求,在現場認真履行規范要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施工中的技術與施工質量問題,為項目按期完成提供技術保障。面對“6.30”出正負零、“10.30”主體結構封頂等節點,結合實際情況,他多次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施工段落劃分、施工道路、施工順序等工作,每天深入施工一線,盯控現場,加班加點,確保技術精準落地。
自項目開工以來,他主導優化方案5項,將護坡樁改為放坡施工,節約工期30天,節約費用約136萬元;將圖紙人防門標準由國防辦RFJ01-2008調整為建設部07FJ02,人防驗收更加適應地方要求,同時節約費用約90萬元;委托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對建筑物的沉降量進行預判,得出各樓座可以封閉后澆帶的樓層數,平均提前60天進行后澆帶封閉;將CFG樁復合地基樁長優化,共減少8642米,節約工期10天。他牽頭20天完成了容西項目兩萬平米臨建設計方案,使得A2標段成為容西10個標段臨建率先開工的三個項目之一。
09譚釗
譚釗,現任二公司汕汕鐵路一標項目總工程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他扎根施工一線,參加了多個工程項目的建設,多年的始終如一,源于根深蒂固的夢想——“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從一名剛入職的見習生,到項目總工程師,他積極向上,勤勉踏實,無私奉獻,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對譚釗來說是,作為廣東省第一條采用EPC模式管理模式的汕汕鐵路,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主動學習,參與多項制度編制,奠定項目施工基礎。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認識到,隧道超欠挖控制就是隧道施工提質增效的根本。為此他不斷向行業理論的高級專家、作業班組的操作能手請教學習,真正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使隧道噴射混凝土超耗從128%逐步降低到了77%,最后甚至達到了34%,減少噴射砼超耗近7600方,產生經濟效益約448萬元。
面對高鐵施工技術難度大、建設環境復雜等難題,譚釗帶頭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完成了“一種大跨度淺埋暗挖隧道施工設備”課題研究,取得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將隧道軟弱圍巖段落的循環工效由原來的22小時,降低到了18小時,確保了洞口段工程的順利推進和淺埋暗挖隧道的率先貫通。譚釗還成立了專題QC質量活動小組,開展了“提高隧道內二次襯砌施工表面觀感質量”QC質量活動,在湖南省第41次QC小組成果交流發表會上獲一等獎。二次襯砌工程表觀質量的提高,降低了返工率,提高了澆筑效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1.2萬元。
10陸宏朝
陸宏朝,現任城軌公司西安地鐵16號線項目總工程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在施工生產一線從事技術工作,從一名普通技術員迅速成長為一名總工程師,在合肥地鐵5號線6標、鳳凰熙岸等項目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2021年度技術管理標兵。
作為一名項目總工程師,陸宏朝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始終堅持“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拓一方市場”的意識,加強過程監控,認真履行合同,以過硬的工程實體質量贏得了業主各方滿意。西安地鐵16號線項目沿線地質復雜、暗挖施工風險大、盾構區間長、工序交叉多、科技含量高、建設工期緊。為了完成年度施工任務,他與全體技術人員一同,加快量測放線工作,制定詳細施工計劃,做到天天有進度、周周有考核、月月有總結,圓滿地完成了業主要求的節點目標。
在施工過程中,面對地層條件復雜等困難,他帶頭成立了科研創新工作室及QC技術攻關領導小組,攻克了在砂層地質條件下旋挖鉆施工技術,科研立項了富水砂層暗挖及盾構施工控制技術,形成科技論文4篇,先后申報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省級工法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