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如其來,原本繁華熱鬧的北國春城,一夕之間按下了暫停鍵。為了守護這座城市和人民,中鐵北京工程局主動請戰,組織援建隊伍奔赴長春。這支戰“疫”先鋒隊在零下十幾度的冰天雪地里全力以赴、晝夜不息,高站位、高效率、高質量推進長春市隔離病房建設任務,充分展示了央企擔當和中鐵速度。
24小時不停工 全力保障交付目標
3月中旬的一場大雪,讓長春的春天暫緩了腳步,但春的曙光已悄然而至,就如同這場戰疫勝利的號角即將吹響。零下十幾度的氣溫里,中鐵北京工程局長春抗疫用房建設施工現場一片火熱景象。車輛進出往來、卸載物料,工人們搬運、卸載、拼裝,175套隔離間、10套門廳主體已全部完工,一排排整齊的隔離病房上,中鐵北京工程局的旗幟獵獵作響。
“今晚交班會按作業面通報勞動力和進度,詳細安排剩余工作量。今夜必須完成水電安裝,做最后的沖刺。”隨著23日交付目標的臨近,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副總經理張寶強對各組的工作要求也更加細致。他每天和指揮部各組的工作人員一起,天不亮就起床,六點鐘準時趕往施工現場。在現場,他認真檢查各道工序完成情況,提前籌劃、周密部署、嚴格要求,又始終不忘關懷和鼓勵現場人員,在工作群里總是用一句句加油為大家點贊打氣,凝聚起團隊的高昂士氣和戰斗力。
20日晚上,現場開始了交叉工序作業。六公司總工程師、現場攻堅組組長郭鴻強連夜召開小組專題會議,對現場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進行再分工,及時優化勞動資源配置,分區域、分專業確定施工任務,將節點精確到小時,確保各工序運轉、交叉作業有序。
受疫情原因影響,后續箱房墻體進場較晚,為盡快完成墻體拼裝,工作組決定場內拼裝和場外拼裝同步進行。六公司長白山項目經理翟家爽來回奔走于兩個拼裝地點,及時將兩地勞動力、物資快速調轉,爭分奪秒完成箱體、墻體、門窗等拼裝工作。為了確保場外拼裝的箱體能夠運輸到位,他又臨時當起了設備指揮員,一天下來,他的聲音嘶啞、嘴唇干裂,心里卻是完成任務后沉甸甸的喜悅。
“關鍵時刻要沖上去,危難關頭豁出來。”天豐公司長春項目羅永高、王永樂是攻堅技術組的成員。羅永高負責技術協調、施工組織和物資調配工作。面對前期設計方案與施工過程碰撞、技術工作量大且繁瑣、攻堅技術組人員緊缺等難題,他幾乎放棄休息時間,夜以繼日進行技術協調工作。凌晨4點,王永樂接到工人電話立馬向現場跑去,桌子上還放著剛咬了兩口的面包,今年剛滿30歲的他,晝夜不停地奔波在現場各處,“實在熬不住了就在車上瞇一會兒,得趕緊干完,疫情不等人啊!”
用匠心筑精品 樣板間引來觀摩團
在進場伊始,中鐵北京工程局的援建人員就把精益建造的理念落實在行動上。在搶抓進度的同時,現場人員把施工質量看成了重中之重。
在箱體安裝的過程中,張寶強多次到現場檢查場地平整情況,要求必須做好二次找平,細化分工、補足勞動力、確保工程質量。現場管理人員緊盯各道工序,堅持首件驗收制,確保箱體落地到位,最終成型的箱體主體整齊劃一、簡潔美觀,得到股份公司總指揮部的高度肯定和表揚。
隨著拼裝任務的完成,后續施工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進場。參與援建的東北指揮部、六公司、天豐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增加勞動力,但受疫情影響,人員調度的難度非常大。東北指揮部長春經營部于長軍多方聯系、調動外部資源,終于從吉林省內低風險區調度了20多名有經驗的勞動力,為現場解決了燃眉之急。
王曉龍帶領的天豐公司吉林總部基地項目管理團隊,在援建工作組中負責室內外水電安裝、衛具及通風系統,他們克服大雪封路、疫情封城及施工技術方面的多重困難,迅速組織機械、材料進場作業。因工序原因,水電安裝作業起步晚,但是時間不等人,在短時內必須完成規定任務。
王曉龍表示,“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始終要把質量放在首位,我們要堅持工匠精神,把急活作細、細活作精,保質保量完成抗疫用房建設任務。”為保證人員安全和工程質量,王曉龍堅持在每次施工前組織工人班前談話、安全教育、實名制登記,在施工過程中落實安全質量檢查到位,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東北指揮部鞍山經營部的趙碩是吉林人,他主動請纓參與此次援建任務,他說到:“作為一名黨員,既然來到了這里,就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只要能圓滿完成這次任務,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原本負責現場調度,但有著水電施工經驗的他在做好現場調度工作的同時,又主動加入水電、衛浴安裝團隊。和大家一起研究設計圖紙、提前走線布局,同時提前聯系兄弟單位取得衛生間背板,和管理人員共同學習安裝,材料到場后對工人進行詳細技術交底,安裝好的水電、衛浴系統成了樣板工程,吸引了臨近工區兄弟單位的技術人員前往觀摩學習。趙碩毫無保留地把現場安裝的經驗傳授給大家,隨后又投入到繁忙的現場工作中。
黨旗飄揚一線 逆行者吹響沖鋒號
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的背后,外部協調、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也是巨大的考驗。
東北指揮部作為本次援建任務的總牽頭單位,常務副指揮長馬旭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當家人”。他每天一到工地,就開始詢問現場各項所需,記下每一項需要配合解決的事項,組織對外協調組、后勤保障組、防疫衛生組、宣傳工作組開展相關工作。現場千頭萬緒,臨時事項一刻不停,他也像陀螺一樣連軸轉,一天忙碌下來,他在簡易的指揮部辦公室里裹著軍大衣、靠著椅子累得睡著了。沒過一會兒,一個現場的電話打來,他立馬又著手解決下一個棘手問題。對每一項工作,馬旭堅持事前細致安排、事中加強督導、事后注重實效的思路,確保每一環節不出問題,切實做好服務保障,讓爭分奪秒的施工現場沒有后顧之憂。
戰“疫”現場,疫情防控更是頭等大事。六公司群團工作部部長任建龍是防疫衛生組的成員,現場每天兩遍消殺、每日一次核酸檢測,筑牢了現場的疫情防護墻。他做事非常細致,每天的核酸檢測堅持應檢盡檢,原本是每天晚飯前安排全員做核酸檢測,檢測后的結果他也會逐一核對登記。這天他登記到晚上十點,發現有兩名作業人員的結果還沒報來,一問他們倆當時在現場忙碌,沒趕上做檢測,這時檢測機構人員已返回。他堅持開車將檢測人員接到工地,并找到兩名作業人員,在做完核酸、登記結果后,又將檢測人員送回住處。
為了保障現場的后勤供應,后勤組的成員們鉚足了勁兒,積極聯系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各方資源,為大家供應上了熱乎的盒飯,準備了面包、方便面、礦泉水以及保暖的軍大衣等物資。聽說現場夜間施工缺少頭燈,六公司財務部副部長李振興作為后勤保障組的組長主動出擊,打了無數通電話,連夜為現場調度了一批頭燈,保障了生產物資的供應。
截至3月22日,中鐵北京工程局投入209人、21臺大型設備,順利完成175套隔離間、10套門廳主體施工,水電、衛浴安裝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隔離間病房即將投入使用,期待和長春人民共同迎來北方春城的春暖花開。(供稿:東北指揮部、六公司、天豐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