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釗,現任二公司汕汕鐵路一標項目總工程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他扎根施工一線,參加了多個工程項目的建設,多年的始終如一,源于根深蒂固的夢想——“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大學時選擇土木工程專業,便立下了為國家交通事業奉獻畢生的宏愿。從一名剛入職的見習生,到項目總工程師,他積極向上,勤勉踏實,無私奉獻,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2022年初被評為中鐵北京工程局第二屆十大杰出青年。
勇于積極自主探索,強化自身專業能力
對譚釗來說是,作為廣東省第一條采用EPC模式管理汕汕鐵路,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工作中,他迅速完成角色轉換,對自我進行了詳細規劃,堅持每天學習、積極推進EPC模式下項目管理活動,按照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主持編制了《變更設計管理辦法》《隧道光面爆破控制管理辦法》《隧道工序循環時間控制及考核管理辦法》等29項制度辦法,為項目順利施工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多年的工作經驗使他認識到,隧道超欠挖控制就是隧道施工提質增效的根本。為此他不斷向行業理論的高級專家、作業班組的操作能手請教學習,真正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實現了隧道噴射混凝土超耗從128%逐步降低到了77%,最后甚至達到了34%,減少噴射砼超耗近7600方,產生經濟效益約448萬元。
一心攻堅重難點,敢于創新謀發展
譚釗面對高鐵施工技術難度大、建設環境復雜等難題,帶頭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帶領優秀技術人才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最終完成了“一種大跨度淺埋暗挖隧道施工設備”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將隧道軟弱圍巖段落的循環工效由原來的22小時,降低到了18小時,確保了洞口段工程的順利推進和淺埋暗挖隧道的率先貫通。譚釗還成立了專題QC質量活動小組,開展了“提高隧道內二次襯砌施工表面觀感質量”QC質量活動,在湖南省第41次QC小組成果交流發表會上獲一等獎。二次襯砌工程表觀質量的提高,降低了返工率,提高了澆筑效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1.2萬元。
提質增效促發展,引領行業標準化
工作中,譚釗始終秉承“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提效益、減虧損”的理念。在汕汕鐵路施工期間,他深刻體會到,只有規范工藝標準,持續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才能提高產品質量,增加項目效益。在他的精心組織和籌備下,召開了全線隧道工程標準化施工現場觀摩會,針對隧道施工工藝、工裝配備標準化形成了指導性文件。“隧道襯砌防脫空監測”“三維激光掃描儀”“襯砌智能澆筑系統”“三縫爬焊機”“矮邊墻自動鑿毛機”等一系列先進工藝的推廣應用,為打造“優質汕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減少了后期克缺風險,贏得了業主和兄弟單位的一致好評,并獲得總包單位直接獎勵20萬元。(供稿: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