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昊威,現任中鐵北京工程局城軌公司貴州雙龍航空港第四項目部經理。十多年來,他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從一個初出茅廬的見習生成長為優秀管理者,靠的是日復一日的學習,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分秒必爭的拼搏。他負責建設的貴州雙龍航空港項目連續多次在中鐵交投貴州雙龍指揮部季度評比中名列前茅,項目先后獲貴州省工人先鋒號、安康杯、質量管理優秀企業稱號,個人榮獲貴州省質量管理活動優秀推進者、中鐵北京工程局“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項目經理”、“優秀管理者”等稱號。
步履堅實勇向前
2004年秋,跟許多初出校門的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董昊威來到中國中鐵天津普濟河大橋項目部。當時的普濟河大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作為見習生的董昊威硬是扛著比自己還要高大的器械奔波施工現場,測量、計算、參與施工,夜間還要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鞏固經驗。正如他自己回憶當時的情況時所說的:“剛畢業的時候突然發現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實的差距很大,只能一點點慢慢學。白天去現場看,感覺看會了就自己上手做,晚上一有時間就去問工程部長、去問老技術員”。正是憑著這一股“一問到底”的精神,董昊威很快地融入了普濟河大橋的建設隊伍,熟悉了橋梁修建的基本流程,并在普濟河大橋項目從一名見習生成長為項目工區主管。工程人的步伐永不會停歇,在天津普濟河大橋項目之后,他又相繼參建了武襄高鐵、武漢天興洲大橋、石武高鐵、望安高速公路。特別是在2013年至2016年在望安高速公路的修建過程中,董昊威參與編寫的《提高喀斯特巖石邊坡混噴草灌一次覆蓋率》課題獲集團公司QC成果一等獎。
攻堅克難創效益
2016年10月,董昊威任貴州雙龍航空港項總工程師,2017年7月-2019年8月期間任項目常務副經理,2019年9月至今任項目經理。貴州雙龍航空港項目是城軌公司進入貴州市場的第一個工程,對開拓貴州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頂著這樣的壓力,董昊威自進場以來,嚴格執行公司規章制度,深入一線調研分析項目癥結所在,帶領團隊克服了懸崖溝谷的場地限制、材料供應等困難,在2017年至2019年資金嚴重緊缺的情況下,他堅持超前策劃、精心組織、合理調度,貫徹“先算后干,邊算邊干”的成本管理思路,將成本管理的責任分解到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把牢安全質量關,確保了項目各項節點目標。截止2021年4月,項目開累利潤率達11.58%。特別是在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項目部復工復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董昊威硬是頂住了壓力,組織成立防疫應急小組,安排防疫物資購買、部署復工復產相關事宜,每一項舉措都井井有條,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推進。
勞動競賽掀熱潮
2020年5月,中鐵交投督導組要求項目負責建設的外環北路道路工程于當年11月底完成交驗。當時頂著4.3億元剩余產值的壓力,董昊威迅速制定了項目“大干一百天”勞動競賽活動方案,開展了“黨旗耀雙龍 共建筑先鋒”黨建主題活動,調動了項目員工投身建設的積極性,掀起施工大干高潮。2020年11月,項目提前完成了年度施工產值計劃,當月產值達9361萬元,創下了城軌公司成立以來單月產值最高的記錄,創造了連續10天日均產值超300萬元的好成績,累計獲得中鐵交投指揮部1018.34萬元獎金,贏得了貴州雙龍經濟區管委會、業主和相關各方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歷經時間的沉淀,經歷工程的洗禮,董昊威正在逐步完成人生的蛻變,未來的他依然是一個奮斗者,為了他熱愛的工程事業奮戰在一線,奮戰在每一天的征途上。(供稿:城軌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