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2月進場以來,天津公司國道109 項目針對征地拆遷難度大、初步設計不穩定、環保水保管控嚴、安全質量標準高、渣土消納處置難、爆破成本壓力大等重難點制定了針對性的措施,優化項目管理過程各類指標。2020年下半年,項目在中鐵總包部八家參評單位中排名第二,綜合評級A級。
開拓思路 攻克征地拆遷難題
項目部全線征地拆遷面積460畝,基本處于雁翅鎮青白口村蘋果生產基地,涉及承包人143戶,墳墓360余座,軍纜、10KV電力線路、35KV鐵塔、給排水、弱電等管線縱橫交錯,征拆難度極大。項目部樹立了“全員征拆”的工作理念,通過“兩圖一表”上墻、關鍵線路重點推進,班子成員包戶談判等多項舉措,僅用一個多月時間,推動進地施工面積80%,征拆簽約率90%,重要工點開工率100%,征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得到了中鐵總包部的高度認可。
盈施并重 變更策劃植入初設
項目前期設計深度嚴重不足,截止3月底,初步設計仍舊沒有批復。由于項目變更索賠的合同條款極為苛刻,項目部調整思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通過圖紙會審、實地踏勘、施工策劃、盈虧比對,梳理了大小11項設計變更,其中杏樹臺橋梁樁基礎變更為擴大基礎、青白口隧道明洞土方回填減少、雁翅立交Q匝道1-5軸山坡地段橋改路、雁翅立交主線橋15-27軸中風化巖層樁基長度變短、隧道圍巖等級調整等設計變更,既減少了投資,降低了施工難度,也保證了施工盈利,得到了京西公司及中鐵總包部的贊揚。
確保履約 打造示范品質工程
進場以來,項目部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和跑步進場“沖鋒號”。為推動各工點快速進入實體施工,項目部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監理、勘察、設計等單位,有序做好前期籌備,2020年度項目部連續創造全線多個第一:第一個標準化試驗室建設完成,并迎來全線16家兄弟單位的觀摩指導;第一個項目駐地建設完成;第一個完成全線首樁施工,第一個在11月份實現重要工點全部進地施工,獲得京西公司、中鐵總包部2020年度“先進單位”稱號。同時,項目部以“精進管理、精工建造、精益求精”為創建思路,圍繞施工環境、班組管理、過程控制、技術創新、綠色環保等五要素,扎實開展品質工程創建工作,圍繞雁翅立交,以鋼筋智能加工配送中心、雁翅立交主線橋標準化施工、黃巖溝2號隧道機械化作業為載體,打造工序亮點,創建品質示范工程。
項目部從節約用地及集中管理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雁翅立交316畝紅線用地,按照“集中規劃、統一管理”的思路建設“兩區三場”,紅線用地利用率達到了91%,全項目臨時用地 16.3畝,占設計用地量125畝的13%,實現了資源利用“三個減少”,即減少新建便道修筑、減少占用林地面積、減少施工環境影響,做到“四個集中”,即工人駐地集中布置、鋼筋型材集中加工配送、混凝土集中拌制、混凝土構件集中預制。在按以上策劃實施過程中,為業主騰出了臨時占地面積指標,僅臨時用地植被恢復費、占地費兩項為項目部節約成本1630萬元。
積極對接 建立溝通協調機制
項目部堅持積極溝通對接,向上匯報協調、向下壓實責任,上下聯動,按照“四級迎檢”工作機制,利用5月份建成的標準化試驗室、7月份建成的項目部駐地以及9月份雁翅立交主線橋首樁施工場地,承擔了前期國道109項目全線大部分的對外迎檢和宣傳任務,不僅獲得了榮譽,也向京西公司和中鐵總包部樹立起良好企業形象。過程中,項目部從提升管理水平、填補管理漏洞的角度,與中鐵總包部建立起直接的溝通渠道,一旦出現管理滑坡和進度滯后情況,各層級可直接獲取信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檢查驗證、整改閉合,增強了中鐵總包部對項目部的信任和信賴。
截至目前,項目三處隧道和雁翅立交等重要工點已全部開工建設,已完成樁基231根、承臺2座、隧道進尺累計312米。2021年,國道109項目部將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目標,準確把握信用評價提出的新標準、新要求,踐行“敢于擔當、勤奮務實、勇爭第一”的企業理念,助力企業信用評價工作的進一步提升。(供稿:天津公司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