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衛市突發強降雨,沙坡頭區累積雨量達到暴雨級別,山區山洪暴發。地處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深處的一公司中蘭鐵路香山隧道冰溝和掃虎河各斜井施工工點、施工便道,受影響發生山洪、滑坡等次生災害。項目部第一時間啟動防洪應急預案,確保人員及隧道施工安全,并展開了抗洪搶險攻堅戰。
聞汛而動,強化執行保安全
“立即封鎖通往工區道路,嚴防死守,不得讓任何車輛和人員進入”項目負責人在山洪突發的第一時間向工區下達命令。香山隧道主要施工點位于中衛黃河以南的香山山嶺中,自然環境惡劣,土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河道斷面窄,所有便道都順著河道修建,在遭遇強降水后,項目二、三工區所在區域內極易發生山洪、滑坡等次生災害。險情就是命令,防汛刻不容緩。項目部在第一時間立即啟動抗洪搶險應急預案,下發緊急通知,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每個洞口和路口安排專人值守,隨時匯報險情;封鎖所有進出山通道,嚴禁車輛、人員私自進出;組成多個應急小組,專人監測實時水位,指揮各工區危險區域的人員和設備有序撤離;堆碼沙袋封堵斜井洞口防止洪水倒灌,停止隧道內施工,所有人員機械撤出隧道,撤到高處安全地帶,加固各洞口防洪設施,對所有施工區域進行安全排查,確保人員生命及機械設備安全。短短半個小時,項目部順利轉移所有機械設備至安全地帶,撤離安置參建人員500余人,無一例傷亡事故發生。
責任在肩,危難關頭顯擔當
“二號拌合站站馬營少量流水,目前無異樣,安全。”這條消息的發送時間是12日凌晨4時54分,自11日下午13時30分二工區4號斜井發出山洪暴發信號,至此已整整16個小時。中蘭鐵路項目施工生產微信群消息跳個不停,蹲點值守的同事每隔半小時就將當前汛情發送至群里,使每位職工及時掌握汛情情況,隨時做好防洪防汛準備。在降雨停止洪水退去的同時,各工區已經搶先修通了水量較小的各處便道,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條件具備的工作面繼續開展二襯打砼、掌子面出渣、支護、噴漿等隧道作業,待大水退去迅速組織人員機械開展主便道修復作業。
險情當前,項目部在開展抗洪自救的同時,積極幫助當地受災群眾。發現當地群眾因洪災被圍困在山坡,項目部立即安排裝載機進行救援。經過緊張的救援,成功將當地被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區域,確保被困群眾人身安全。
協調到位,施工生產不容緩
本次洪災導致中蘭項目二、三工區數十公里施工便道被完全沖毀,該便道是建設中蘭鐵路香山隧道的“生命路”,更是當地群眾運銷中衛硒砂瓜的“致富路”。洪災過后,中蘭項目迅速組織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等大型機械共60余臺進場展開搶修便道大會戰,截止到12日下午14時,冰溝內所有主干便道全部搶通,被困香山深處的人員和機械得以安全通行。火工品正常配送,各隧道掌子面正常施工作業。便道的升級維護將在最短時間內落實,全力保障施工生產不受影響。同時,項目部對全線所有工點、拌合站進行拉網式排查,清理受災現場、確認受災情況,排查安全隱患,制定整治措施,有計劃、分重點地進行災后重建和施工生產秩序的恢復。目前,項目各工點已恢復正常施作。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山洪斗爭的戰斗。中蘭項目部全體參建員工,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執行力,保證了人員安全、財產安全、隧道施工安全;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恢復了施工生產,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四敢精神”,打贏了一場抗洪搶險的戰斗,把洪水對香山隧道的影響降到最低。(作者:余強、邵旭陽 編輯:高潔)
抗洪搶險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