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由中鐵北京工程局二公司承建的佛山市高明區(qū)有軌電車示范線首期工程正式開通,進入初期運營階段,成為世界首條商用氫能源有軌電車軌道交通工程。
首期工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南起滄江路與中山路交叉口,北止于西江新城智湖,沿中山路—荷富大道敷設,全長6.57公里,設有車站10座。首期工程涉及路基、橋梁、涵洞、房建、鋼結構、軌道、信號、通訊、給排水、消防、強弱電、綠化、裝修等13項施工專業(yè),二公司佛山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填補了多項設計、技術、施工空白。
傳統(tǒng)有軌電車線路設計有行業(yè)標準、國家規(guī)范可以參照設計,但作為全國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卻無例可循,尤其是車站檢修庫需要帶氫進行維修作業(yè),廠房等級設計沒有標準。沒有規(guī)則就制定規(guī)則,項目部通過專家評審、課題研究、學術探討等確定了檢修庫設計問題以及配套的專業(yè)設備,突破了檢修庫設計、鏇輪設計、氫氮氣置換操作環(huán)境等諸多難題。
有軌電車150米范圍跨中石化成品石油管線,交叉角度為7度,如何解決交叉問題,確保線路安全?通過專家評審,項目部設置樁板結構和減震道床,解決了有軌電車震動對石油管道的影響。為避免軌道運行產生的雜散電流,項目部設置了排流裝置,雙保險攻克了有軌電車線路與成品石油管道交叉的技術難題。施工過程,項目部采取了人工挖設探坑、超聲波探測、專業(yè)地質雷達掃描等多項措施,確保了石油管線范圍施工安全。
佛山有軌電車項目采用氫能源有軌電車,車輛最高速度70公里每小時,長度35.19米。項目線路復雜,人工配軌速度慢、技術要求高,如何快速、準確、高效進行配軌是關系到工期、質量、進度和成本的關鍵性問題。
項目通過QC小組活動研發(fā)了VBA配軌程序,通過創(chuàng)新提高了配軌效率,減少配軌時間,配軌工作效率由原來需要104個小時,到現(xiàn)在只需要2.5個小時,使用方便且利于推廣,QC課題《復雜線路配軌程序的研發(fā)》獲得北京建筑業(yè)協(xié)會一等獎、中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二等獎。
佛山有軌電車項目采用60R2槽型鋼軌焊接,由于預留軌縫小且接頭精磨質量要求嚴格,在焊接過程中存在軌底接頭無法對齊的現(xiàn)象,個別錯臺甚至超過2毫米。項目部自主研發(fā)了多功能打磨機,提高了打磨精度和質量,解決了槽型軌無縫焊接的質量難題,為佛山有軌電車線路的高質量建設、高標準驗收、高效率運行提供技術保障。
佛山有軌電車示范線作為我國第一條以氫能源為動力的有軌電車線路,車輛基地股道12條,道岔12組、單渡線1組、交叉渡線2組,線路較為復雜。
由于道岔、車站、道口、橋梁、道床類型多等原因,項目軌道的鋪設無法像鐵路鋪軌那樣進行連續(xù)性鋪設,項目配軌難度高。因占地的局限性線路曲線最小半徑為25米,如何控制施工精度是重大難題,項目研發(fā)了現(xiàn)場彎軌器,解決了廠家彎軌無法運輸和現(xiàn)場彎軌精度控制的雙重難題,有效保證了小曲線半徑鋼軌施工的難題,為同類項目施工樹立了標桿。(作者:李武斌 編輯:申陽)
開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