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之濱,中原大地,孕育著阜陽這座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潁州古城。作為安徽省人口第一大市和全國5個千萬人口地級市之一,地處豫皖城市群、大京九經濟協作帶,至今卻尚未開通高鐵,便捷的交通既是城市文明進程的需求,也是阜陽老百姓夢寐以求的期盼。
中鐵北京工程局參建的阜陽西站,連接著商合杭高鐵、鄭阜高鐵兩條高鐵線路,開通運營后將結束阜陽無高鐵的歷史,建立起阜陽至合肥、南京、武漢、鄭州一小時交通圈,促進阜陽區域經濟互聯互通。
作為參建單位,中鐵北京工程局五公司承擔著阜陽西站落客平臺及匝道、地下空間、配套場站工程:公交車站和客運西站、航潁路下穿通道、集散道路、基坑支護等6個子項工程。自2018年2月開工以來,全體參建人員就成為與時間賽跑的追夢人,他們一刻不停歇,鐵肩擔重任、汗水筑精品,跑贏了時間,跑出了令人振奮的“中鐵速度”。
爭分奪秒 開工即決戰
建筑工程總建筑面積17.2萬平米,工程總造價18.76億元,總工期16個月,這組數據意味著,阜陽西站項目的建設者每個月至少要完成1.13億元的產值任務。龐大復雜的工程體量,異常緊張的建設工期,從開始便注定就是一場硬仗。
要啃下這塊硬骨頭,靠的就是“快”字當頭。大年初五,當全國上下仍沉浸在闔家團圓的氛圍里歡度佳節時,項目部先頭部隊已奔赴施工現場,“挨家挨戶”拜訪了城南新區管委會、建管局、環保局、國土局、市場監督局等13家相關建設管理部門,主動對接地方鐵辦和征拆指揮部、潁西辦事處、單橋社區及周邊5個村組書記及負責人。
副經理楊道啟回憶說,“我們是風雪無阻,多大的雪,多惡劣的天氣,大家扛著鐵鍬,穿著厚膠鞋,就在雪地里丈量地界,凍得打哆嗦,可心里高興。征拆順利,后期工作才好開展。”項目部僅用12天,完成了約257畝前期基坑支護施工范圍內紅線用地,約64畝臨建用地的征遷工作,為項目部快速投入場建贏得了寶貴時間。
元宵節剛過,2018年3月5日,項目部首根圍護樁率先開鉆,順利拉開施工大干的序幕。項目經理馬建國介紹說,“萬事開頭難,但對我們來說過程更難。整個項目當時有支護樁3178根,抗拔樁3276根,立柱樁350根、橋樁492根,高壓旋噴樁3172根,三軸攪拌樁1.4萬根,總計2.5萬根樁基要打,同時還有32萬地方棄土要優先全部倒運出去,而雨季快要來臨,原本8個月的工期,一下子壓縮到5個月。”
3個月的時間,要從哪里趕出來?高效是唯一的辦法。項目部組織多工序穿插作業,優化通行路線和施組安排,減少交叉作業干擾,在高峰期投入80多臺機械設備,最大日產量完成140余根樁基,最終順利在2018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樁基施工,再一次展現出驚人的“中鐵北京工程局速度”。
敢于擔當 聚力打硬仗
“距離合建段和航穎路下穿通道底板完工目標還剩XX天……”自今年的5月起,阜陽西站項目部的員工也迎來了自己特殊的“高考倒計時”。
這個倒計時源自5月12日,鐵路總公司工管中心在阜陽召開的商合杭、鄭阜高鐵阜陽西站施工現場調研會,會上明確了阜陽西站站前廣場8月31日合建段和航潁路下穿通道底板完工的施工節點要求。
為確保“趕考”順利,項目部用400余萬元的超額獎勵,以一場“大干100天”勞動競賽活動調動全員的參戰積極性。活動開展以來,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各種大型機械轟鳴聲此起彼伏,各處工程快速平穩推進,施工大干高潮迭起。夜晚的工地也是燈火通明,在項目施工最關鍵、最緊迫的時刻,每天晚上加班的工人達數百人,到了半夜,還有供應夜班飯的深夜食堂陪伴大家。總加夜班的混凝土工張早友說,“晚上加班注意力得高度集中,一個班下來衣服都濕透了,吃飯拿筷子都費勁。但趕工期就是這樣,跟我們農村收割谷子一樣,都是緊趕慢趕干出來的。”
7月25日,一道閃電劃破長空,最令人擔心的暴雨天氣不期而至。八級大風,外加每小時103毫米的降水,一直下到深夜十一點。合建段地鐵側最深開挖深度25.8米之,作為地勢最低點,地鐵側成了現場蓄水池,四面八方的涌水匯聚而來,幾個小時內地鐵側水位到達距離基坑支護冠梁僅有20cm處,如果積水將冠梁整體淹沒,冠梁將失去支撐荷載,基坑支護將瞬間面臨坍塌傾覆危險。
“通知全體員工,快到小基坑!”項目經理馬建國一聲令下,準備入睡的、現場值班的員工紛紛趕來,帶著麻袋和鐵鍬,裝沙袋、找木板,迅速開始封堵主要涌水口,物機部緊急調撥水泵等物資運往現場,綜合班協助安裝水泵、組織抽水作業,現場技術員身穿救生衣跳進深水區監測水位變化,奮戰了一夜,強降雨逐漸變小,涌水也得到暫時封堵,小基坑的冠梁得以保全。然而,強降雨將大量的淤泥帶入坑底,泥沙堵塞了水泵并燒壞了電機,設備一時間跟不上使用,可十多萬方的淤泥必須盡快清理。疲憊不堪的員工們沒有停歇,又投入了清淤工作中。混拌石灰、翻移晾曬,調集各種挖機分區塊展開清運,用高壓水槍沖洗,拿著掃帚掃,帶著拖布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將強降雨的影響消除到最低,恢復了底板正常施工。
饒是如此,工期已然滯后了足足半個月。原本就是爭分奪秒的戰役,如今再次拉響工期警報。831節點迫在眉睫,未來的20天是否還有強降雨不得而知。“事在人為,流血流汗,絕不留遺憾!”面對壓力,馬建國只有這一句鐵骨錚錚的誓言。項目部迅速進入全面決戰狀態,大家面對的是一份近乎苛刻的日生產計劃,120余名項目管理人員,1200余名勞務工人,TRD設備、機械手、長臂挖掘機、履帶吊、塔吊、挖掘機、運輸車等大型機械設備180余臺(套),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搶工大會戰
8月30日,項目部提前1天完成了地鐵合建段和航潁路下穿通道基坑封底工程最后一板混凝土的澆筑,用異于常人的頑強作風和擔當精神捍衛了企業的形象,贏得了各方贊譽。大干100天期間,項目部混凝土月供應量近5萬方,鋼材月消耗近萬噸,高峰期月產值高達1.4億元,不斷刷新著現場施工記錄。
嚴字當頭 安全樹保障
施工企業安全是紅線,更是底線。對于阜陽西站項目而言,每天早上大家步入施工現場,面對的就是立體交叉作業的復雜施工局面,塔吊群在頭頂飛速旋轉,地面上到處是挖掘機、運輸車、機械手,還有作業人員在忙碌穿行,安全的警鐘更是時時在眾人心頭敲響。
作為中國中鐵“管”“監”分離試點項目,阜陽西站項目部率先建立起“管”“監”分離責任、監督、考核三大體系,實現了專業化管理,提高了隱患整改時效性。同時,項目部將智慧工地技術應用于安全質量管控,通過遠程聯控監控、超限及時報警、積累安全大數據,節省人力投入、提升監管效率、預防安全事故,為群塔起重吊裝作業安全保駕護航。
在安全管控上,項目部堅持嚴字當頭,實行日檢、周檢和月檢制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施工一線的安全防護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基坑臨邊、支護周邊、人員通行安全通道都嚴格采用鋼管與安全網進行防護,并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
在安全教育方面,項目嚴格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安全要求,通過111次的常規培訓、32次專項培訓,培訓總人次超3600人次,針對起重吊裝、安全用電、鋼支撐架設、防洪防汛等進行培訓教育,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安全宣傳咨詢日線上線下活動、“科技強安”活動、火災消防應急演練活動、“安全生產萬里行”等活動,為項目施工大干提供安全保障。
當前,中鐵北京工程局阜陽西站項目全體員工,依然緊張有序的奮戰在施工一線,他們意氣風發、奮勇當先,朝著11月30日阜陽西站通車運營的目標全力攻堅,努力為阜陽人民實現高鐵出行交上滿意的答卷。(作者:楊成龍 劉信星 編輯: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