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好的建筑形象不僅是美觀的問題,她也是一個時代社會文明和精神面貌的體現,更是一個區域民族特點和地方文化特征的反映。太原南站——這座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1項國家級工法、多項省部級榮譽的工程,猶如一顆鑲嵌在西北大地上的耀眼明珠,生動詮釋著凝固音樂的無限美妙。
為了這座現代化交通樞紐的誕生,北京公司歷時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鏖戰,用智慧和汗水、創新和奉獻,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豪邁和擔當,在龍城上空奏響了一曲奮勇攻堅的奉獻歌。
太原南站總建筑面積203032平方米,由東、西兩座站房組合而成,太原南站西站房作為第一期工程于2008年12月開始建設,于2014年7月投入運營,東站房于2018年4月開始建設,于2019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作為太原南站的重要組成部分——東站房的最大特點就是增設高架進站區,整個車站采取了“雙進雙出”的功能設計,方便了旅客出行,極大提升了車站的時代感和人文氣息。
融入文化元素 賦予建筑新內涵
山西省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唐朝木構建筑風格的區域之一,“唐風”建筑就成為山西省境內大型建筑應用較多的文化元素。太原南站站房主體結構也采用了這一獨特的文化色彩,充分汲取了唐朝宮殿斗拱及飛檐的形象特征,形成了獨特的“唐風晉韻”建筑特色,并與當代先進建筑技術巧妙結合,使人充分領略中國建筑的藝術魅力。
將車站與城市融合是太原南站建設的又一特點。太原南站總體規劃注重城市理念的實踐,使車站與城市融合,成為太原城向南部延伸發展的重要區域,同時接入了地鐵、快速公路,成為集鐵路、城市軌道及公路等多種交通換乘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交通樞紐。
為了使站房所展示的地域文化與城市共生的特色更加鮮明,北京公司太原南站項目部在吃透設計思路的基礎上,認真學習雕塑藝術和建筑技巧,不斷追求專業的標準化、藝術化,靠著不服輸的勁頭,依靠集體智慧,攻堅克難,在太原南站建設中把“唐風”這一古典建筑文化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成為新時代鐵路站房建設的樣板,被業主、地方政府以及前來參觀的各級領導高度稱贊。
創新科技應用 提升功效智能化
高度智能化是太原南站建設的一大亮點。站房室外給水管網為環狀結構,施工中采用無負壓供水技術,提高了供水的安全性,保證了供水水質的穩定;針對出站層衛生間污物不能直接排至室外的難題,施工中運用全封閉式泵站,污水實施一體化提升,該泵站為水泵外置,較好解決了使用過程中維護難的問題。站房位于鐵路線路上方,屋面層設置了電熱融雪系統,避免冬天大雪天氣對鐵路行車安全的影響。
集成化應用是太原南站建設的又一重要特點。車站候車室采用智能疏散照明指示系統,燈光可進行頻閃、流動、換向、強迫點亮等程序控制模式。當發生火災等異常情況時,疏散照明指示系統收到火災報警系統的聯動信息后,通過發送開燈指令控制應急照明指示燈,指明最便捷的逃生方向;采用光纖分布式感溫探測器,感溫光纖沿線槽內的電纜表面貼敷,可精確定點探測到異常高溫部位及距離;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依據公共場所環境的明暗程度自動控制燈具的啟閉,并能探明燈具的完好程度;采用電力自動化監控及能源管理系統,可實現SCADA三遙功能、分類分項能耗計量功能及能耗分析統計決策功能,實現最大程度的能源利用和降低損耗。
在太原南站的施工過程中,該公司通過與科研院校的積極合作,創新實施了“傘狀單元體組合屋蓋”鋼結構體系,用48個36m×42.8m傘狀單元組合成整體屋蓋,每個“傘”狀結構單元由“1根X形變截面鋼柱+4榀沿X形柱肢方向布置的懸挑變截面鋼桁架”組成。為了確保大跨度放射傘狀空間桁架在空中的精確對接,項目部采用了高精度信息化分塊安裝技術,運用計算機仿真、三維空間測量定位進行分析,施工過程采用了大體量多節點對稱焊接、多循環及微量下調分級卸載技術,保證了安全,加快了施工速度,同時也節約了鋼材的使用量,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通過技術創新應用,太原南站實現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傘狀鋼結構單元體,確保了世界首創全斜“上大下小”異形鋼管斜柱+大跨度變截面鋼管桁架新型屋蓋結構體系的有效應用。通過整體結構建模分析,將站房結構、高鐵軌道層結構和地鐵結構組合形成完整的結構體,大大提高了車站運營的安全性。
踐行環保理念 建設綠色新產品
北京公司太原南站項目部始終堅持“開發保護并重 低碳綠色環保”的施工理念,將央企的社會責任充分體現在施工的每一個環節,盡最大能力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在施工中更是多措并舉、從嚴管理,實現了“雙零”目標,既施工零排放、零污染,得到了地方環保管理部門的高度贊揚。
針對西北地區濕陷性黃土地土壤源熱泵換熱難題,項目部的技術人員反復通過對土壤熱物性測試以及對雙U型地埋管換熱井及回灌技術的探索實驗,較好的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實現了華北地區這一技術的突破對建筑物進行空調、供暖和熱水供應的混合技術,是真正的“無污染、零排放系統”。
工程外立面裝飾施工做到既保溫又降噪是公共大型建筑物所面臨的挑戰,該公司項目部在施工中,首次應用雙層仿青磚窗花式組合幕墻施工技術,通過較一般幕墻更高精度的加工安裝,實現了兩種不同形式幕墻相互交融、互為映襯,達到了內實外美。
北京公司在建設太原南站中廣泛采用清潔能源技術,精心打造綠色產品,使這座全新的交通樞紐成為一個具有示范效應的綠色生態型車站。按照設計要求,他們綜合運用建筑體自遮陽、可調節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等被動式節能措施,同時也采用了地源熱泵及地板熱輻射采暖等清潔能源技術,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使用,使人工照明與自然照明相統一。
據統計,該公司在施工中推廣應用建筑業新技術就達到10大項31個小項。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撰寫的《太原南站工程綜合施工技術研究》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太原南站獲得山西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榮譽稱號。(作者:馬歡 婁生軍 編輯:申陽)